纸的承重实验

纸桥,顾名思义,就是用纸做的桥,其中的科技含量、知识密度以及对材料的性能认识特别高。纸桥形式各异,在常见的纸桥结构中多采用复合截面,造型上多采用三角形、矩形、梯形、拱形、卒形及其他一些形式。起源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是该校学生的一项科技活动。它的原理就是通过将纸塑性,通过不同的纹路与形状将重力和压力分散开来,减小局部压力。

本周在我们的信息角里,一群小家伙也开展了有趣的“纸的承重实验”。我们借鉴了纸桥的原理,但是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先从纸的不同材质入手进行对比。

阳阳选择了看起来最常见的A4纸,轩轩则可选择了看起来厚实很多的硬纸壳。他们把自己选择好的纸架在两块儿相同大小的积木上,然后找来了大小完全相同的小型积木。准备好所有的材料,实验就开始了。


不过这一次的实验结果,似乎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硬纸壳的厚度和硬度都远远高于A4纸,所以能承受的重量也比A4纸多的多。

硬纸壳能够承受十块小积木的重量,但A4纸居然连一块也承受不住。


但是老师明明告诉我们,薄薄的纸也能够承受很大的重量,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或许我们把纸多折几次,也让他变厚一点可能会更好一些。


于是我们分别把纸对折了一次、两次、三次,果然每增加一次对折的次数,它承受的重量也会跟着增加。

渐渐的,一张薄薄的A4纸已经能够承受6块小积木的重量啦!

赶快把我们的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吧!讲评的时候还要跟其他小朋友分享呢。




在讲评的时候,今天的小实验员从材料准备到实验步骤,最后到实验结果都清楚的给小朋友们演示并且讲解完整。

所以我们今天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纸的厚度越大,能够承受的重量也就越大。

但是老师还说其实有的时候薄薄的一张纸,也是能够承受很大的重量。只不过它的形状可能需要发生一些改变。

在视频当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哥哥姐姐把纸做成了不同的形状,有圆筒形的,波浪形的,还有三角形的。

让我们先来试试波浪形的吧,很简单。就是把纸想折风琴褶一样正反折许多次,让这张纸从侧面看就像是有波浪线一样特别好看。

还是按照刚才的方法,把折好的纸夹在两块儿积木上。一块,两块,三块……哇塞!!居然能承受4块小积木的重量呀!太神奇了!这还是刚才那张连一块小积木都托不起来的A4纸吗?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它的原理就是通过改变纸的形状,通过不同的纹路与形状将小积木的重量分散到每一个凸起的线上,减小某一个地方承受的重量,所以看起来纸就变得厉害了很多!

通过这几次的实验,我们的的确确发现了。不同的纸能够承受的重量是不一样的,而且同样一张薄薄的A4纸,在改变了形态之后,能够承受的重量也是不一样的。其实A4纸可以变的形态还有很多,我们也可以尝试折成不同形状的纸桥,然后来比比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做的纸壳最坚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03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26评论 4 8
  • 怎么对待生活,它也会怎么对你 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美丽的人间。每个人从来到尘寰到升入天堂,整个生命的历程都是一本书,...
    静静在等你阅读 5,018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