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5》| 秋秋解读
关于作者
凯文·凯利,人称 KK,《连线》杂志创始主编,硅谷最著名的预言家,第一届黑客大会的发起者。
关于本书
这本书全面介绍了科技作为一个新物种所具有的基因特征、所思所想、行为规则和未来走向,指出了这个物种不断变迁的12个趋势——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开始。
核心内容
未来的第四个必然趋势——屏读。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我们都是“屏幕之民”
如今的世界,内容的载体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历史上,内容载体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1. 在古代,文化通过记忆、念诵和言语口口相传,那时的人类都是“言语之民”。
2. 1440年,古腾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术快速、廉价、准确地复制了书籍,人类开始成为“书籍之民”。
3. 今天,我们成为了“屏幕之民”。文字已经从纸张里,转移到了电脑、手机、游戏机、电视、电子显示屏和平板电脑的像素当中。屏幕占据了我们的口袋、行李箱、仪表盘、客厅墙壁和大楼的外墙,几乎我们清醒的每个时刻都离不开屏幕。我们进入了一个叫做“屏读”的时代,人类文化的根基逐渐从书籍中脱离出来,转移到了屏幕当中。
二、权威完蛋了
“屏幕之民”倾向于忽略书籍中的经典逻辑和对书本的崇敬,人们更加喜欢的是屏幕上的动态流动。在屏读的世界里,文化变得快速、流动和开放,真相并不是来自某个权威的发布,而是由受众自己一个碎片一个碎片地实时拼接出来的,相比之下,一成不变的书本就不再重要了。快速变化的代码和算法,可以不断地逼用户改变在网上的行为,这是印制在书本中的律法没有做到的。“书籍之民”喜欢依靠律法,而“屏幕之民”则依赖技术来解决问题。
三、知识将是片段的大杂烩
屏读时代,很多媒介都会产生变化。未来的书,不再是书页装订在一起的集合,而是一个主题串联起的一堆符号。电子书可以改变内容,当你阅读完一本书之后,拍打书脊,它就变成一本完全不同的书。数字图书的效果,可以在任何时间呈现在任何屏幕上,书将会变得呼之即来。此时的书籍已经变成了信息流,而不再是固化在纸张上面静止不动的,“书”变成了一个动词。知识从一个固定不动的地方解放出来,开始流动起来。一旦书籍数字化了,就可以拆分成单独的页面,甚至能够被进一步拆分成很多片断,这些信息合起来能够形成一个关于某个话题的信息的集群,知识变成了片段的大杂烩。
如果你能通过一个特殊的主题,将所有文本忠实地结合起来,无论古今、无论语言,那么你就会成为新的权威。在今天,只有少数学者达到了这种成就,但未来会是司空见惯的。
四、阅读会变得社交化
通过网络中的屏幕,我们能够分享的不再只是正在阅读的书名,还有我们的反应。你可以从所有读者标记的重点里,找到最受欢迎的那些内容,你也能阅读某个特定朋友、学者或者评论家的标注。此时,阅读具有了社交属性。
在屏读时代,书籍是没有中心的,到处都是边缘。什么意思呢?你可以在正在读的书里选出一个词,加上链接,指向另一本你已经读过的书中的一个词,你还可以从一本书中挑出一个场景,链接到某部电影里相似的场景,未来所有书都被数字化以后,任何一本书都不再是一座孤岛,而全部都是互相联系的,如此一来,书籍串联编织在一起,就成为了一本巨大的维基百科一样的大书,成为万能的图书馆。大部分新作品将会直接以数字化的面貌问世,并且快速流进万能图书馆。在传统书籍和屏幕的碰撞中,屏幕将会最终获胜。
五、屏读时代鼓励功利性的思考
在屏读时代,屏幕就是你当下的一个工具,你的所有需求它都能即时响应、快速满足,解决一个问题也变得很迅速,你会越来越关注眼前的事情。
从注意力的角度来说,屏幕在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我们的喜好,它会观察我们,它会知道你在注意什么、注意了多长时间。一部作品的地位,会随着它被点击的次数水涨船高,所以,在满是屏幕的世界里,人们的注意力显得更功利更现实。一个事物会越来越真实地呈现给所有人,宣传会变得越来越没有效果,因为新作品的地位并不是由评论家的评分决定的,而是根据它跟世界的链接程度决定的。
人们发现不熟悉的事物之后,屏读会激起人们的反应,它鼓励人们快速的行动。这样,我们会快速地将不同的理念结合在一起,建立一套解释的框架,用这些把自己武装起来,应对每天大量的新想法。传统书籍培养的是深思的头脑,而屏幕则鼓励更加功利性地思考,它会实时地培养你的思想。
金句
1. 屏幕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2. 屏幕可以在我们阅读的同时,读取我们的情绪,并且能根据我们的情绪做出反应,改变我们即将看到的东西。
3. 虽然我们会将书籍解构,把组成它们的点点滴滴编织进入网络,但书籍更高层次的组织形式,将会专注于我们的注意力。它在我们的经济中,会保持稀缺状态。一本书,就是一种注意力单位。
4. 屏读首先会改变书籍,然后会改变图书馆;之后,它会给电影和视频动手术;再之后,它会瓦解掉游戏和教育;而最终,屏读将会改变每件事。
撰稿:秋秋
脑图: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