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艺术 (栏目主笔:何宏江)
姚永标,诗人,作家,电视纪录片导演。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长篇报告文学,电视纪录片多部。1991年获上海萌芽文学奖。
诗歌贵在情怀
诗人姚永标先生3月14日晚应邀在宜昌与诗友交流,畅谈了其诗歌创作与主张,人生轨迹。他还聊了其以电视人身份的创作历程。姚永标先生还朗诵了自己早年的一首作品。
白发吟
白发年年生,今年生尤勤。
日日梨花落,夜夜寒霜侵。
残额压断眉,破帽遮衰鬓。
可怜明镜里,不得识故人。
2016.9.12(古历)
孩子,你不要进来
孩子,你不要进来
我在造一条船
一条能把我们送到对岸的船
你不是早就想去河的那边吗
河的那边有好多好多的朋友
好长好长的故事
好宽好宽的路啊
河水滔滔
我们过不了河
所以请等一等
不要进来
我正在造一条船
我知道你冷了,饿了,孤独了
但我不能为你开门
为了我们的船
一条能
渡我们过河的船
这船真难造啊
我们必须在天黑以前把它造好
然后在天亮以前离开
我们不能惊动任何人
因为所有的人都反对我们
去河的另一边
孩子,再忍一忍
我们马上就有一条船了
我们马上就可以渡河了
我们马上就可以离开这个地方了
我们的生活从此有了风帆
哎呀,你怎么
进来了呢
我的孩子
这可怎么办
船也造不成了
河也渡不成了
我们如何去得了对岸
去得了河的另一边呢
(2016年09月06日)
姚永标大学时代开始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学作品。迄今在《诗刊》等境内外文学刊物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200多万字。在《文艺报》等报刊发表各类文艺评论文章40余篇。在中央电视台、 中国教育电视台、香港 阳光卫视、北京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播出电视纪录片、专题片、晚会片、电视连续剧100多部(集)。获上海萌芽文学奖、中国行业电视一等奖、湖北省第二届优秀电视文艺节目一等奖、湖北省第二届文艺论文奖、湖北省写作学会成果奖等20多种文学、电视奖项。文学作品被收入《新中国50年诗选》、《湖北新时期文学大系》、《海内外新诗选萃》等10余种选本。电视作品由华方音像出版社等国家级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主要作品有诗集《陌生的城》、《在古老的河边》、《三峡风景名胜诗旅》等,电视纪录片《伟大长征》(14集大型 文献纪录片,编导,撰稿)、《磅礴乌蒙》(5集大型文献纪录片,编导,撰稿)、《共同记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30集大型系列纪录片,主编,总撰稿)、《乡土中国》(10集电视系列纪录片,编导,撰稿)等,电视连续剧《高峡出平湖》(编剧)等,报告文学《中国动力》(长篇)、《作为工具的人》、《在失去的土地上》、《玩水的人》、《城市屋檐下》、《阳坡走笔》、《移动的天空》、《绝地光芒》、《踏雪古战场》、《倾听渔阳河》等,文艺评论《热点透视:报告文学的一支异军》(《文艺报》)、《流行歌曲得失谈》(《文艺报》)、《小品,你嘲笑谁呢?》(《文艺报》)、《朦胧诗潮与第三代诗潮》(《写作》)等。
诗人姚永标先生与诗友雅聚宜昌何氏茶道馆(3月14日),畅谈诗歌、文学、民俗、人生...
诗友眼中的诗人姚永标
我之所以喜欢《陌生的城》和这本诗集的作者,是因为有感于他不是空羡别人的城市,因一首诗或一个人而出名, 而是以至诚的情感, 呤哦出了深爱养育自已这片土地的心声,没有任何功利的动机,只为源于内心深处对宜都故人故土那一道解不开的情结……
“从乡下到城里/ 跋涉过一种沙漠/ 江南草长/ 雨打归舟/ 设想如你筑一座陌生的城/ 想起一首古诗/ 总觉得身后有索索的足音……”
如果所有宜都人都对这片古老的热土倾注入这样赤诚的真情,宜都的市民,商人,文人,投资者,建筑工程设计师们,都能以弘扬宜都文化为已任,那宜都的未来,在人们的心中,还会是一座陌生的城么?(听雨)
我初中时代读到姚老师的诗歌,被感动,由此走上诗歌创作之路。几十年后在自己的茶馆见到诗人,听到他的诗歌观点,还听到他朗诵自己在几十年前创作的作品,我的心再次被撼动。姚先生身上有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质与情节,又有现代电视人的独特创新视角与哲学思辨,对人生与社会有深刻的理解。(何宏江)
先生身上有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质与情节,又有现代电视人的独特创新视角与哲学思辨,对社会有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