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皎然
今天下午掐好时间,坐车到宽窄巷子附近的一家串串店。这家店生意超好,即便工作日也是天天排队上百号。在这里多是外地人来尝鲜,两三年前我也是经一个好吃嘴朋友介绍来的。作为一个地道的好吃嘴儿,诚恳的说串串味道一般,小吃超好吃。自从把我老公带来尝了一次,他就经常在我面前“无意”地说什么时候去xx,去吃腰子。是这家店的特色小吃,叫“爆浆兔腰”,辣的喷火,不过很香,不像一般的辣椒,味道巴适。说着,这不,今天又被老公软磨硬泡拉来了。这个地方五点才开始营业,我是知道的,上次带我妈来吃就是四点过,可以先坐上,但是必须五点才能选菜。因为有了很多次的经验,我一般不在这里吃串串,起码排八十个号,平时就打包几分小吃带走。这次,老公想吃它的串串,所以四点就坐到了这里,干等一个小时。好吧,谁让民以食为天。
吃完串串,老公提议去宽窄巷子散步。good,好提议。于是我们慢悠悠地走在去宽窄巷子的路上,大概就一公里的样子。走到窄巷子的入口,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一盏盏橘红色的店铺的装饰灯亮起。我很喜欢晚上的成都,因为色彩斑斓的路灯使这座城市看上去冰冷但又分外美丽。我更喜欢傍晚的宽窄巷子,现在是冬天,傍晚很短,如果夏天来看,夕阳的余晖从不同的屋顶尖角处穿过,雾状般的在半空发散,迷幻而夺目。
我和老公走进窄巷子的时候,天气已经基本黑了,使人感觉温暖的橘色灯光点缀在巷子里的每一处,晚上七点过,这里依然热闹无比,游客们在这个或者那个墙角摆好造型,这边咔嚓一声,一张捕捉人生旅途的相片成型。
走在巷子间,两边各式各样的小店,人声鼎沸,小店的外墙是古朴的老城墙样式,有一些小店内部装潢的非常现代,但是很奇妙的与巷子古朴的韵味相得益彰。宽巷子和窄巷子是清朝的将军们以前在成都居住的“满城”里非常不起眼的两条巷子,而如今,以前富丽的将军们的旧居所,也就只有这两条巷子,以及街外边的井巷子还保留着。宽窄巷子翻新过,不知道这些石板路和石墙是否还留有清代的遗迹,但是两边店铺的门面大概还能看出一栋一栋的将军府邸的样子。将军,对我们普通人而言,就是一个称呼而已,但是如果以现在的官位来相处,那可是高高在上,一般人难得一见的大人物。他们已经离世了几百年,他们的府邸现在被用作铺面,不知道他们觉得是好是坏?
宽窄巷子是我去过的所有古街古镇里最好的。我也道不明是哪点好,宽窄巷子里面的店铺都很精致,不管是装潢还是一些配物,非常考究,很难在其他地方见到。踏着被擦的噌亮的石板路,稍稍抬头,就能看到清代建筑的屋顶棱角,探头而出的梅花,仿佛真的行走在清朝,心里很平静,静的似乎看到历史的轨迹在我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平面,平面的后方终点,就是清朝的某天午后的“满城”。如果真有平行空间,我在此刻看到的,会是几百年前某天某位将军看到的吗?
记得以前带了一个沿海开发商的团带宽窄巷子,有两人走在我身后,我听到一个人说“如果在xx,能修个这样的古街吗?”另一个说“修是可以修,但是像这里的这种历史文化氛围没办法复制。”
快走出宽巷子时,有一加咖啡店关门了,看上去这一片非常黑。我走到这家店门前,平常灯火辉煌的时候不觉得,今天看上去死气沉沉的,而且第一次觉得这栋将军府邸的威严。没有了华丽的灯饰与熙熙攘攘的人群,一下肃穆下来的这栋建筑,和周围很格格不入,但是更深刻的表现出一种清朝将军府邸的庄重,让人肃然起敬。
宽与窄的巷子,巷子里的传说故事,日久弥新,经得起岁月的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