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刚刚结束了一场联办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负责人,我还是深有感触,收获了成长,但也吸取了教训!
简单介绍下背景,A机构有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功能,就是开展培训,无论在师资,课程设计,还是招募上,都是小有名声的。B机构的某位负责人是我们经常合作的老师,以前会邀请他过来做培训。这次是他主动联系的,刚好我们觉得服务对象可能会有需求,就答应一起开展此次活动!
因为B机构我们比较熟悉,平时还会有其他业务上的合作,所以这次活动从前期筹备到开展,基本都是我们来负责。当然,他们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有什么事情可以及时沟通。
时间不紧不凑,到了活动开展的当天,B机构共来了四位工作人员(包括培训老师),其中一位忙着负责发放宣传资料,其他的都只是观望,在我们工作人员善意提醒下,才开始负责后期的签到工作。
本以为这场活动双方可以圆满的结束,但是在最后,我发现少了前期的沟通和明确说明,还是会有一些漏洞,让人不是很满意。所以,也给我自己敲了一个警钟。下次,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活动之前签订协议
因为前期的疏忽,没有将协议在活动开始前签订,导致后续的一些收尾工作很难进行。同时,没有一些条款的约束,一些不太合适的做法,对方也都做了。比如:正常的联办活动,一方提供场地,一方就可以提供师资费用。毕竟是联合举办,秉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双方都有义务去完成某些事情,而不是一方付出,一方免费的冠名,接收成果。
第二、细节条款列明清楚
联办活动,尤其重要的,是细节的说明。可以列在协议当中,如一方负责拍摄,并将照片和视频共享,另一方负责新闻稿和评估报告的撰写等。如果一方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或者想宣传某些东西,联办活动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第三,要有气势
既然联办活动,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不要降低自己的档次,一味按照对方的要求来。必须坚守的原则是一定要坚守的。还要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考虑,他们来参与是为了学习。
第四,情面这东西,需要看人
有些人,合作一次,你会想着第二次继续合作;但是有些人,合作一次,人品就显现出来了。是真的想与我们合作,还是想借着联办的目得,达到其他目的。遇到这种情况者,一定要适可而止。
当然,很感谢这次联办活动,教会了很多道理。如果靠同事的指导和一些经验分享,我可能会格外注意某些东西。但是不亲自尝试,有些工作依旧还会犯二次同样的错误,或者继续让对方成为主办方,我们成了协助人员。
这不是工作心得,而是工作教训,下次需要留点心。对得起付出努力的所有工作人员,对得起忠诚的服务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