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文化,你知不知?

        说起宋朝,大家可能都会想到那是一个弥漫着淡淡烟灰色,以词而著称的文艺朝代。可是关于宋代的茶,这一片树叶的故事你又知多少?

        想必大家都看过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写过这样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融入市民生活,一壶陈香好茶,款待远方友人是标配。唐代有茶圣陆羽,宋代全民饮茶,上至皇家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以饮茶为生活时尚,茶真正成为了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点茶”为宋人最日常,最风趣的。宋代点茶不同于唐代,将茶叶直接放在一口大锅煮,为减少差的苦味甚至加入盐,姜,花椒,胡椒等佐料,硬生生的将茶汤变成了菜汤。宋人“点茶”更加文艺和细致,讲究欣赏茶叶本身的原汁原味。

        把茶叶蒸熟,漂洗,压榨,揉匀,放进模具,压成茶砖,再焙干,捣碎,炼成粉,筛出细末。做一把茶灰,放入碗底,再用“汤瓶壶”如蜻蜓点水般注入搅匀。再用一种类似小扫把的“茶”击打茶汤,使茶汤打出厚沫,颜色逐渐从翠绿,奶绿到奶白,直到泛起满碗雪花,整个过程不仅繁琐,需要点茶者高度专注,仔细掂量。唯有如此,才能点出好茶,品出真味。正如古人云“由茶,可见性情是否纯净”。

        斗茶,宋人的日常趣事。

        文人斗茶是雅趣,文人墨客,定期茶会,邀三五好友,于庭院之内,旁临池曲,就石案而坐,杯盏陈设,品茗斗茶。比茶汤表面的色泽与均匀程度,比内壁相接处出现水痕的快慢,高手之间相互切磋。这些高手就如民国时期的周作人般视茶如命。时光就在这一来二去中在指缝间流逝,可以真正做到“一茶一世界,一味一人生”的勿我境界。

        市民斗茶是众乐,“客去则设茶,欲要则设汤”,宋朝的城市街头满大街都是茶坊,茶肆。市民闲暇之余聚在一起,看茶贩注水点茶,不分老幼,为胜利者喝彩,斗茶变成了宋人的快乐之事。

        在宋代茶马政事还关系到国力强弱,国运盛衰的大政。中原产的马性多温驯,不堪负重击,故用官茶与边民换马以备战时所需。记得在古装剧《鹤唳华亭》中,安平伯因为打着收取官茶的口号,大肆收掠百姓茶鱼,当地百姓卖儿鬻女,民怨激愤,促使百姓憎恶朝廷。他抢来的茶在京师借天家的名声高价售卖,全部中饱私囊,而送给边民的茶缺斤少两,且为陈年旧茶,导致边民不满,战马不足,边关战事吃紧,让国家于危难中。

        宋代茶文化涉及方方面面,在宋徽宗的推崇下,变成宋代的特定文化,被誉为宋人四雅之一。

        茶,代言了整个宋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