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有感:坚持运动了一段时间,每天会暴汗(到了四十多岁的年龄减肥好看倒真不重要,健康反而是重点),父母年龄大了孩子还未成年,任重道远。运动时肢体跟随着节奏大限度舒展,刚开始是身体的不适与内心惰性的对抗:各种籍口,放弃,怀疑……然后又是自我鼓励,整个一出内心戏。当适应强度后,身体开始放松,然后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
哈哈哈,如果说上面是一篇小作文,那么我只能给个"流水帐"的点评。运动时当我身体能跟上律动后。我便喜欢思想漫游也就是思考:我想到了上周给孩子的作文建议;我又想到了高考的甲卷的主题。于是我有了运动有感,也有了教学有感。
高考作文依出题者所言,用《红楼梦》当引子引出“直接移用”、“借鉴化用” 、“根据情境独创”,出题者引用的一小段情节,引导学生循着这个思路去悟出道理。这三个题匾的方式分别代表三种状态,而且是逐次在递进。其实不仅是《红楼梦》中题匾,在我的教学中,教孩子们作文时也有这三种方式。
三年级到八年级,教孩子们作文时我这三个阶段:小学低年级段我主要是教孩子们学着仿写,套用范文的结构,里面的好字好句,慢慢地低年级的孩子们有了结构意识,层次清晰,结合情境然后开始照猫画虎有意识地自己组织语言去写。三年级的孩子虽然语言稚嫩不够流畅,但起码能独立完成作文,不再惧怕作文了,此时我会告诉家长千万不要拿书上的范文标准去对比孩子的作文,孩子只要结构层次清晰不怕作文,便是进步。这便是高考作文中“直接移用”的阶段。
到了高年级或者中学教学中,我主要是素材上的引导,孩子们阅历尚浅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很少有特别的事情发生,那么在立意选材时便出现了困难,不知道写什么,很多时候会写出流水账、口水作文。而这时我会带孩子们读名家名篇(不是范文,我一直不主张读作文书),然后和孩子们分析文章中的故事体会作者的情感,引导孩子们结合实际生活去产生共情,读别人的故事时学会思悟,然后把别人的故事合理化变成自己的素材,孩子们有了素材有了思路便能展示文笔,这便高考作文中“借鉴化用”的阶段。
另一个阶段“情境独创”,独立自主,自成一体。这便是我一直觉得要教孩子们学会思考,动脑筋,结合生活情境去感悟的重点,所以我选择学生一定要是学习主动性强的孩子。学有余力的孩子会在“借鉴化用”的这个阶段中找到灵感,学会写作技巧,开始有意识地融入自己的东西了。我想这时的孩子们因为生活阅历可能情感或思想的表达还不够纯熟,但只要有了自我意识、学会了思考,他们会慢慢随着年龄的增长把这些借鉴消化吸收,化为己有,写作文时便能独立自主驾轻就熟。
那什么叫“情景独创”?比如上周点评初中学生的作文《停一下,真好》,他写因为做题心情烦躁而停了一下去运动打篮球,打了一会儿心情便轻松了。孩子在文章中写打篮球时所描述的就是“心情轻松了”,也就是前面我写的小作文当中的"心情的放松","精神的愉悦"。这些感觉都是抽象的,在作文中让读者体会不到情感,或者引不起读者的共鸣。那此时我们便要学会“情景独创”,结合当时的情景写出你的感受,化抽象为具体。比如说我在运动时心情会愉悦,为什么呢?因为我坚持下来了,我战胜了自己,那这种坚持这种战胜是抽象的,从哪方面体现出来让读者也感受到呢?作文中我们要学会化抽象为具体。我为什么会愉悦、放松?是我的身体反应让我感觉到的,因为我会暴汗。大家应该有过暴汗的体验,在暴汗时身体会发热,毛孔全部张开,汗水汩汩地向外冒着,汗水会顺着发梢额头滴下来,甚至滴到地板上,让运动者有一种成就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所以那天我给孩子点评作文的时候,我引导他把“放松”、“愉悦”这些词语展开去写,写自己打篮球时的动作,写自己的身体反应,这样作文中便具体生动,能让读者感同身受,也就是高考作文中的结合自身的感受“情景独创”。
关于运动中的一点感受,关于教学中的一点感受。身上的汗水已经干了,很久没有写东西了,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一篇高考作文,不知道阅卷老师会给我多少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