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一位命运曲折的才女,一位嫁了三次的女子,一位忧伤的母亲,更是一位承受了无尽苦难却不放弃生活的女人。
年幼的蔡文姬是幸福的。她的父亲是东汉时期的大文学家蔡邕,当时蔡邕名满京华,众名流都来结交他,与曹操亦师亦友。成长于这样的家世,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不仅能文善诗,且长于音律。
十几岁的蔡文姬,已经在诗文、音乐方面有了很高的造诣。十六岁时嫁给了世族出身的卫仲道,恰好卫仲道也是温润如玉的才子,两人夫唱妇随,琴瑟和谐。然而,婚后第二年,卫仲道就咳血而死。甜蜜的生活戛然而止——丈夫过早离世,文姬还没有生儿育女,婆家人指责她克夫。
伤心的蔡文姬只好回到娘家居住。时逢兴平年间,天下大乱。蔡邕被王允所杀,战乱中的文姬被胡骑所掳掠,与许多掳来的妇女一起被带到了南匈奴,后被匈奴左贤王看中,纳为侍妾。这位左贤王虽然不是汉人,但是已经受到汉文化影响不少,而且久仰蔡邕大名,故而对文姬有爱慕和敬重之心。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育有两子。
后来,南匈奴首领归附曹操。曹操出于对故人蔡邕的怜惜与怀念,“痛其无嗣”,四处打探蔡文姬的下落。当曹操得知左贤王有侍妾是中原人并姓蔡时,大为惊喜,立即派人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前往南匈奴,要把蔡文姬赎回。此时的蔡文姬十分纠结:归汉,必将离开两个孩子;留下,将永无重踏故土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曹操已是中原霸主,左贤王不敢违抗命令留下蔡文姬。
于是,蔡文姬在汉使者的护卫下登车而去,在车轮的辚辚转动中结束了漂泊生活,回到阔别了十二年的故乡。故乡已没有亲人,文姬无依无靠。此时,曹操亲自做媒,将蔡文姬嫁给了家乡的青年董祀。董祀正当青春年少,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音律,自视甚高。此时的蔡文姬已经三十五岁,饱经离乱忧伤,两人的感情很一般。
不过,婚后的第二年,董祀犯了法,被曹操判了死罪。勇敢的蔡文姬于冬日“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于是,曹操赦免了董祀。董祀获救后,感念蔡文姬的恩德,带着她溯洛水而上,隐居山林。关于蔡文姬的最终归宿,史书上未见记载。这成为历史留给我们的一大谜题。
由于蔡文姬经历的曲折、人生的辛酸以及怀抱家国之恨而引发出了著名的《悲愤诗》、《胡笳十八拍》,诗文内容令人动容。很多画家也曾绘制《文姬归汉图》,以展示那段历史和蔡文姬的纠结。另外,关于蔡文姬在胡地的经历以及回归中原的细节,还曾引起过学界争论。郭沫若曾写剧本《蔡文姬》,剧中安排蔡文姬成为左贤王的“王妃”,并生下“一儿一女”,后来被曹操派的“大将军”迎接归汉。
而根据谭其骧的考证,蔡文姬只是“左贤王部伍中”许许多多被掳来的侍妾之一,不可能是王妃。蔡文姬在胡中“生二子”,而不是“一子一女”。曹操派去赎回蔡文姬的,是一位名不见史传的小官周近,并不是什么“大将军”。现在学界也基本认定:郭沫若关于蔡文姬的剧本是尊重了史实的文学作品,而谭先生的说法更接近历史真相。然而,无论哪种说法,事实上“文姬归汉”更像是一种“外交胜利”,是中原与北方异族间国力博弈的结果。文姬当年被掳,是东汉自乱所致,迎她回国则是曹魏强盛的结果。
我们看到,这位饱读诗书、天资聪敏的女子并没有过多的选择,内心只能跟随流转的命运纠结,并最终成就了古代边疆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最后,她能够放下面子去众人云集的曹府为第三任丈夫请罪,赢得丈夫的尊重,也算是较好的结局了。在这一系列故事中,一代奸雄曹操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实际上却是所谓的强者关于征服、才情、情谊的自我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