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8.5》有信心的人不怕被人冒犯

【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冰雪浅见译文】

曾子说:“明明自己很能干,也请教才能低的人。明明自己懂得多,也请问比他懂少的人。具备很多却低调的像没有,头脑充实却清空。别人无理冒犯,也不计较。以前我的朋友曾在这上面下过工夫了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曾子说的这个朋友是谁呢?——谦逊又有美德,“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大家猜测是颜渊。

明末僧人蕅益大师认为:

在曾子,我们看到的几乎是一个超人“其能、其多、其有、其实”;

而颜渊则不是,几乎不知道他自己“己能、己多、己有、己实”。曾子的所有显相发于外端,自然呢心就有高下之分;而颜渊超过其他人的地方,正在于他的心平,心平则气和,气和则万物参化归于正。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可参照“敏而不学,不耻下问”。能与不能、多与寡,是相对的,一个人不可能精通所有领域,庄子说“吾生也有涯以待知无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最重要是有一份上进的志向和劲头,一直有切问近思的求学精神,在你的领域,行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日日精进,“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终有可成也。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是我的无知”。就像我们学习《论语》《道德经》或《孙子兵法》等经典,可从自己熟悉的、喜欢的、想学的、有感觉的、最容易的开始学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日日进学,学能养气,一日克己复仁,天下归仁。


图片发自简书App


2.

张伯行曰:夫子告以视听言动,则请事斯语;诱以博文约礼,则欲罢不能,是何等力量?得一善则拳拳服膺,是何等持守?不迁怒不贰过,是何等克治?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是何等气度?

“有若无,实若虚”,很有学问似没有,明明充实光辉却清空,就像企业家去学习EMBA,你要有一个空杯心态,百战归来仍少年。对照之前学过的“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这刚好是两种人格的对照,也是圣人的平实日常工夫。荀子《劝学篇》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可是,平常人也就坚持个一天几天就忘了,颜回却“三月不违仁”。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明颜子无我之学也。圣贤无我之心常如太虚。非真积力久,以几于大而化之之境,则亦未足以语此也。

没有日积月累之功,万事都是沙上建宝塔。


图片发自简书App

3.

陈祥道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则学愈博;“有若无,实若虚”,则德愈充;“犯而不校”,则恕矣。以能问于不能,至实若虚,不伐善者能之;犯而不校,不迁怒者能之:则曾子所谓吾友者,颜子而已。

像打了符号系统贴了标签一样的,基本上大家都认为曾子高度赞誉的老友记是颜渊。学问深时意气平,一个人学问愈深,就会愈谦虚、愈恭敬、愈温和。学问越发渊博,德行愈发光辉,忠恕之道愈能贯彻到底;“犯而不校”其实=“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不迁怒的综合。

颜渊真君子气度如此。这正是圣贤学问得力处的真实体现吧!

试问给你几个词形容你自己,你认为你周遭的人是会同意哪几个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附录文献参考】

《论语注疏》曰:此章称颜渊之德行也。

朱子曰:颜子之心,惟知义理之无穷,不见物我之有间,故能如此。

谢氏曰:非几于无我者不能也。

张栻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乐善而无厌也;“有若无,实若虚”,有善而不居也;“犯而不校”,不动于血气而安于理也。非心不违仁者,其能之乎?尝从事于斯者,盖颜子由克己以至于无我也。

《论语正义》曰:前篇颜子言志,“愿无伐善,无施劳”,亦此若无若虚之意;“犯而不校”,是言其学能养气也。

王龙溪曰:颜子尝自立于无过之地,未尝获罪于人,人自犯之,始可言不校。今人以非理加人,人以非理答我,此乃报施之恒,乌得谓之犯?正须自反以求其所未至,故有孟子之自反(行有不得),然后可进于颜子之不校。

《四书反身录》曰:颜子以能问不能,若无若虚,与物无竞,非其心同太虚,安能如是?

《困学纪闻》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颜子和风庆云之气象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

伊藤仁斋曰:学者必识孔门之风,而后可以为孔门之学;苟不识孔门之风,则必不能得其门庭。为学者多不知自省,有一分工夫便有一分胜心,有两分工夫便有两分胜心,骄吝之念愈进愈牢,故曰“人之患在好为人之师”。学道者,先除其胜心,而后圣贤之学,可得而言也。

云门隐者按:一句“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深见曾子对颜子之缅怀与敬佩。颜子、曾子,同为孔门之“二代弟子”,其情谊固深也宜矣。此可能为曾子中晚年之感慨。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附录】

《中论·虚道篇》曰:人之为德,其犹虚器欤?器虚则物注,满则止焉。故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视彼犹贤,自视犹不足也。

《周易》曰:君子以虚受人。

【相关材料】

谢上蔡别伊川先生久,先生曰:“贤向做得恁工夫?”上蔡曰:“近来也只去得一‘矜’字。”先生曰:“可谓切问近思矣。”(《论语学案》)

【本章参考书目】

《周易》《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全解》《论语新解》《论语正义》《论语讲要》《论语学案》《癸巳论语解》《论语古义》《论语集释》《中论》《王龙溪全集》《困勉录》《困学录》《困学纪闻》《四书解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
    鹏哥有声阅读 8,582评论 0 1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21评论 1 16
  • 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去买菜,在大街上偶尔走过的一些人群中都匆匆忙忙,在菜市场才能找到过年的感觉,因为过年很...
    晓梦若雪阅读 1,475评论 2 3
  • 过完农历年不敢想象自己已经是23的男孩纸,回顾这些年来有过年少时期的叛逆懵懂的无知以及接受命运安排的勇气。有过许许...
    仫白阅读 1,638评论 3 2
  • 在bash shell中,source、exec以及sh都可以用来执行shell script,但是它们的差别在哪...
    BigJeffWang阅读 7,172评论 0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