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是自我教育

      少年时,我们为人子女,在父母的影响下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中年时,我们为人父母,在陪伴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影响着他们的人生。

      孩子以后会成长为一个有安全感的人,还是一个患得患失的人?会成为一个和善而坚定的人,还是一个止不住去讨好别人的人?会成为一个自信的人,还是一个没底气的人?追根溯源,都能在孩子童年的家庭生活中找到蛛丝马迹。

      孩子首先是向父母学习的,包括学习好的习惯和坏的习惯,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常言道,孩子就是父母的缩影,从孩子身上多少会看到父母的影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永远是孩子真正诞生与成长的摇篮。身为父母的我们,在教育这条道路上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学习充盈自身。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能一眼认出这样的孩子,他的父母是深深地、热烈地、忠诚地、相依为命地相亲相爱着。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地温和善良、宁静、心灵健康、真诚地相信人的美好,听信教师的讲话,对影响人们心灵的细微事务能敏锐感受。

      在baby刚出生时我们小心呵护,对他get新的技能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在我们的鼓励和维护下,孩子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阶段。

      当我们很小心的鼓励孩子独立迈开第一步的时候,也是我们第一次放手的开始。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我们放手,他才会独立走好每一步。

      当我们很耐心的鼓励孩子摔倒后,能自己站起来的时候,我们又一次选择了放手。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我们放手,他才更有勇气面对挫折…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给他们的维护栏也在渐渐放大,如果二者比例协调,生活中就会多一个大家口中的“别人家孩子”;如果二者比例不协调,就有了我们口中的“熊孩子”。

  东野圭吾在《时生》里曾写道:“为什么所有为人父母,都在想我要不要这个孩子,却从没想过,这个孩子愿不愿意让我做他的父母。没有人会想,我当你的父母没有让你失望吧。”

      我们不能只要求孩子进步、读书,自己却袖手旁观,做孩子成长的见证者。尽管很多父母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学校并没有教授如何教育孩子的课程;尽管我们有很多的社会经验,但教育是要符合孩子认知发展的。

      所以,我们更应主动学习,成为陪孩子一起成长的参与者。

Never underestimate your power to change yourself!                            永远不要低估你改变自我的能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贝贝是谁呢?贝贝是一个姑娘,是我们公司的同事,还记得刚到公司的时候,被一种奶声奶气的娃娃音所吸引,一直以为是谁故意...
    遗忘地眼泪在笑阅读 674评论 4 2
  • 逝去的记忆 漂浮在岁月的虚空中 尘封的魄灵 何以挣脱执念的枷锁 魑魅魍魉间 万千生灵正悄寂逝去 静默的心 渺...
    唯爱lukai阅读 199评论 0 0
  • 如果世上有一种传送花香的介质 我宁愿残去嗅觉 把牡丹花香送给你 如果世上有一种传送美感的介质 我愿短暂地见不到光明...
    莫怨东风阅读 465评论 16 12
  • 又到了选出升旗队伍的时刻啦,这次采取的是自己报名,公平投票的方法。大伙面面相觑,这个还真是新鲜,真期待什么人可以赢...
    逆水八爪鱼阅读 396评论 0 0
  • 成人高考是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简称,是我国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属于...
    zimi2461阅读 2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