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 - 草稿

今晚下班之后,从公司一路步行到车公庙地铁站,到家时脚很累了,但是心情还不错。现今公共交通十分便捷,很少有人会选择走路出行,但路上碰到跑步的却还挺多。

公司到车公庙地铁站

从小就已经习惯了步行,小学二年级开始,每天要步行大约四公里去学校。刚开始的时候也会觉得很累,尤其对于当时不到十岁的小孩来说,记得那时放学路上总会幻想,邻居有摩托车的爷爷能顺路出门办事,带我一程,这种好事小学生涯也确实出现过几次,至今对那位爷爷的怜爱心存感激。后来年纪大点了有了自行车,但也只有晴天才能骑,下雨天应付黄泥路还是得靠双腿。

老家到小学

初二时转了一次校,但是学校到家的距离还是没有缩短。这时已经开始住校,每周回去一两次,有自行车,但还是会经常步行回去。秋天里,和同学们一起走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很有城里人秋游的感觉。

老家到初中

高中时也住校,高一高二每周回家一次,先要坐车,然后在路口下车步行回去。一般周六上午上了课才放学,下车时就已经饥肠辘辘,所以回去的路会走得飞快,平时一个小时的路程可能30多分钟就能走完。到家时奶奶会端上热腾腾的饭菜,都是家常菜,但对我而言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佳肴。

高中下车点到老家

大学时,前三年在紫金港校区,从蓝田宿舍去到东区教学楼,每天都要往返几趟。江南夏季湿热,暴晒难耐,这时还是要借助自行车。其他季节,更多还是会选择走路,站在阳明桥上远眺启真湖,确实很美。

宿舍到教室

大四搬去了玉泉校区,那个花六千块钱住一年什么没学都值得的地方,经常跟室友们一起下午两三点出发,先爬上老和山,延植物园下来,再到苏堤上坐坐,最后回去的路上吃两个甘其食的包子。这样的生活再舒适不过。

玉泉校区活动范围

读研时,实验室不在校园内,在中国无线谷,每天有班车接送,但还是有很多时候会步行往返实验室。晚上的江宁人行道上行人很少,更多的是呼啸而过的渣土车,只能带上耳机听听音乐。

宿舍到实验室

工作之后,住的地方到公司有十几公里,超出了四公里的最佳步行范围,走路去上班不太现实,但是确很怀念走路的感觉。


我为什么这么喜欢步行,现在想想,这么多年了,步行早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就像我从不晚起一样,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早上六点前起床已经改变了我,让我很难到八点还不自然醒。还有,步行时更有助于思考,因为坐着时要么看书,要么看电脑或者手机,不太会停下来想想问题。走路的时候不同,可以自由的遐想,未来,职业发展,自由,恐惧...,从抽象到具体,从工程到艺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第一次徒步就去了雪山。这是一个突然的决定,那天我同学问我要不要去爬雪山,我当时对爬雪山没有任何的概念,他说他想...
    落雪红梅阅读 171评论 0 0
  • 人生就像坐火车一样,未知的旅途,未知的精彩,希望我们都同样勇敢……… 敢闯敢拼敢于不一样 …………...
    小哈菇凉别犯二阅读 495评论 0 1
  • 一、 感觉着寒凉尖锐的针头从皮肤下滑动,我的眼神并没有停留在面前长相甜美可爱的护士脸上,而是越过她黑发遮掩下细白的...
    重临林林林阅读 391评论 0 0
  • 此时正值中午,外面的太阳高高的挂在空中,空气里也是燥热和汗水的味道,不过此时的我却感觉全身凉飕飕的,一股寒意从我的...
    大房子613阅读 327评论 0 5
  • 我们不要相爱 现在还不太了解 其实是有点害怕 对不起 我们不要许下约定 还不知道明天会怎样呢 但是这句话是绝对真心...
    巫姬九阅读 4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