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 theory)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3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简介
客体(object)一词为弗洛伊德(Freud)所使用,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对儿童而言,客体一词可与『他人』互换,客体关系即指人际关系。而此等人际关系乃塑造了个体当前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不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自体也是一种心理表象,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或幻想。
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著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
客体(object) : 是与主体(subject) 相对应的概念, 指某个体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人。
部分客体(Part object) : 初生的婴儿只能根据他所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坏”来代表这个客体, 此时, 他所体验到的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 故称之为部分客体。
完整客体(whole object) : 当婴儿能够同时体验到客体既能给他带来满足, 又会使其受到挫折等多面性时, 他是将客体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在体验, 这就是所谓完整客体。
过渡性客体( t ransitional object) : 这是Winncott 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当婴儿意识到与母亲的非共生性以后, 为缓解由此引起的对现实的焦虑与孤独感而创造出的一个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性情景。最典型的过渡性客体有柔软的毯子、玩具, 甚至入睡前的某种特定的物品或声音等。
客体表象( representation of object) : 是指客体在个体内部精神世界的反映。个体体验到的客体与现实环境中的的真实客体往往并不完全吻合。决定个体对该客体的内在感受和现实关系的是这个内在的客体表象。
自我表象( self represen tation) : 是指个体与客体相处时, 有关自我的精神表达。这种自我表象可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在现实中如何发展或处理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 婴儿在早期与客体是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 不能区别他与客体之间的差异。此时, 他的自我表象实际上是自我与客体的混合表象。随著年龄的增长, 以及与客体的不断接触, 婴儿逐渐可以将自我与客体分开, 区别出我与非我、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
分离( splitting) : 它同时包含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和防御过程双重含义。从正常的心理发展层面来讲, 分离意味著婴儿可以借此机制来处理那些对他而言仍显得混乱而不连贯的早期生活体验。从防御的层面来讲, 当婴儿尚无力将他对客体的体验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客体经验时, 分离机制可以帮助他在爱恨交织的矛盾情感中选择性地保留一种情感体验而避免焦虑, 从而形成所谓部分客体表象。
共生(symbiosis) : 这是Mahler 从生物学中借来的一个概念, 在此是指婴儿对与母亲处于一种未分化的熔合状态的内在精神体验。
理论运用
客体关系理论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解释与治疗:
边缘型人格的特征为平时情绪焦虑,易怒,易冲动,长期空虚孤独,忧郁不安,如遇压力事件则易导致短暂性精神病,表现出短暂的激动,幻听及妄想等症状。用客体关系理论解释边缘型人格,即是以人格发展和亲子互动的观点解释此类人格精神病理的心理成因。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自体与客体表象虽已分离,但仍将事物看作分裂的两极,不能统合好坏,黑白,爱恨,是非等概念,对事物有理想化和贬抑两种全然的看法,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对同一个人有完全相反的评价。
客体关系论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分裂,理想化与贬抑以及人际间的投射认同。分裂即患者将事物分裂为全好或全坏,这是此类人格最基本的心理机制。理想化即患者认为客体事物是完美的,而自体则毫无价值,相反,贬抑即患者认为自体是完美的,而客体是毫无价值的。这种心理机制导致患者不能在内心统合包含好与坏两方面的客体,而使其很快的对客体产生崇拜,而后又发现其缺点而完全否定。人际间的投射认同是指患者将其自体不想要的部分投射到客体身上,然后再企图控制或废除客体上被投射的自体部分,从而导致两人间关系的紧张状态,患者的投射经客体反应后加以修饰,又再度内射到患者心中。
客体关系理论学者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成因有两种,冲突论和缺陷论。冲突论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可能天生具有较多的攻击性和死亡本能,或是由于幼时母子关系的挫折而产生对客体的嫉妒和恨。即儿童为了维持和母亲的关系,将不好的客体部分内化到自体中,同时将好的客体保存下来,从而将情绪分裂为爱恨两极。缺陷论认为边缘型人格患者在幼时缺乏够好的母亲的照顾,形成内心的空虚感或孤独感。
心理治疗师对此类障碍患者会谈中应注意使用澄清,诠释等治疗技巧。澄清即询问进一步信息以暴露患者内心的矛盾。诠释是对患者病症的形成过程加以解释。边缘型人格者可能在不同时间出现攻击性或内心敏感不安两种情况:在患者冲突不安时,治疗师表现出包容性和共情的态度可缓解患者的不安,同时可通过人际间的投射认同修正患者投射出来的自体部分,经内射使其自体得到重建。当患者出现攻击性时,治疗师应给予适当的限制,当设立限制时,对治疗者相当重要的就是承认自己的局限。如此一来,患者就不会把治疗者理想化,也不会认为治疗无效完全是自己的错。对于边缘型患者而言,限制的设立应该维持在最小程度。
治疗过程
第一阶段:允诺参与
通常情况下,我们怎样使个案允诺参与,治疗师如何建立治疗联结呢?那就是治疗师对个案生活中任何微小的细节显示兴趣。
(1)情绪联结
(2)建议与忠告
第二阶段:投射性认同
客体关系的心理治疗与其他心理治疗区别开来的焦点就是治疗师成为个案投射性认同的目标。
(1)依赖
(2)权力
(3)情欲
(4)迎合
结束语 无论我们谈的是何种种类的投射性认同,治疗师的任务都是将与投射性认同相关的元信息传递转为公开。至于何时公开依赖于治疗师个人的特点及其偏好。但是有一件事情必须要清楚,那就是为了治疗能继续进行,治疗师需要而且必须获得对个案的投射性认同相关的元信息传递一个准确的表达。如果这个任务没有完成,那么治疗将会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如果元信息传递继续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而且躲躲闪闪的话,治疗师将会发现要想在治疗的下一个阶段取得预期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三阶段:面质
一旦包含在个案投射性认同中的元信息传递浮出水面,治疗师就能与个案进行实质性的互动。
反对在面质阶段做“解释”。
治疗师应该做的,而且也必须做的,就是拒绝个案的要求。
治疗师也需要向个案传递这样的信息,既治疗师拒绝的是投射性认同,而不是个案本人。
治疗师应该做的不是让个案回避他所面临的问题,而是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耐心的解释,努力使个案平静。治疗师必须使个案面对他最害怕的事情:失去与他人的关系。需要让个案明白,自体“坏的”部分并不是被抛弃的原因,当前做的并不是重新体验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是去体验当前存在的、非常强烈的感受。必须让个案明白,开放的、坦诚的关系是可以实现的,离开投射性认同,生活依然可以继续,关系依然可以存在。
治疗师需要谨记在心的是,投射性认同是建立关系的一种方式,是对暴露坏自体的一种防御,是修正以前的,令人痛苦的客体关系的一种方式。
治疗师需要用明确的语言让个案知道,治疗非但不会结束,而且会向从前一样继续下去。对于这一点,治疗师表现的越充分,效果就越好。要做到这一点的简单方式就是告诉个案你依然是他的治疗师,并且治疗时间依然属于他。
如果个案要使他们自己从病理性行为持续存在的驱力中解脱出来,就必须超越他们与他人打交道的元信息传递的方式,他们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面对治疗师,而不是带着投射性认同幻想个体来面对治疗师。
第三阶段的结束,不仅是个案,就是治疗师都有一种解放的感觉。在这一阶段中,个案与治疗师都走过了一段艰难的路。但这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接下来仍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做,只是治疗的性质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面质的气氛得以澄清,个案和治疗师都认为接下来还会发生其他一些改变。正是带着这种感觉,治疗师和个案进行了治疗的第四个阶段。
第四阶段:结束
在治疗的这一阶段,出现了更多的解释活动。但同时,治疗师必须小心谨慎,不要过早地将治疗的注意力转向外界。要将客体关系治疗发挥出最大的优势,治疗师需要将注意力更多地关注在“治疗室”上,即继续关注治疗关系上。这种关注所采用的特定的形式就是反馈。
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