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阵雨
作业:假如我们的父母是指责型或者是讨好型,对我们的信念或者是性格有怎样的影响?
指责重压下,孩子的应对会有:
讨好:没任何界线的讨好。
打岔:其实是尽量忽略自己不好的感受逃避,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聊天时,一进入关键性问题时,他总说不到点。
指责:在经常被指责,他同时也学会了,只有强势才能压倒别人,渐渐长大后,你会发现有些小时候被父母骂的孩子,长大后他也会以指责对待父母的。
——————————
我的印象里,老爸是指责型,从他年轻时拉着一帮工人跟领导对着干,就是明显的例子。他自己觉得是领导对工人不公,他是带头伸张正的英雄,现在也是很引以为豪的。
现在想想,哪能个个领导一身毛病啊,不地道的地方肯定有,自己看不惯对方,习惯指责的地方也有。
也就是那个年代,搁现在早就给穿小鞋了。
老爸在家脾气酸,这是我们东北话,就是脾气大的意思,动不动就生气,觉得我妈做得不好,不合他心意。
他对我们四姐妹指责得很少,我大概是看他对妈妈的态度才学会了指责的,看来夫妻关系太重要了!
老爸八岁就几乎没看过他父亲,跟奶奶从河北来到吉林,18岁为了照顾生病的奶奶和小他12岁的妹妹,忍痛放弃高考,很多老师为之惋惜,他的成绩在整个高中数一数二!
这种命运背景下,生出指责抱怨,愤世嫉俗都不奇怪了。
老妈年轻时从不顶撞老爸,注意,可不是逆来顺受哦,她很有智慧,不反驳,自己接着做自己的,也不会把情绪转嫁到四个女儿身上。
这一点我没学会真是失败。
现在妈妈老了有点脾气,也正常,还是几乎不会指责别人,她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健康娱乐方面,有时难免不会照顾别人感受。
我像老爸的性格多。
指责。
我很挑剔!刚跟赫赫爸结婚五年内,他在我家说错一句话,我能说他一晚上,觉得他像小孩,站立坐下都得我教,挑剔和指责是一路的。
讨好。
我讨好喜欢的同学和老师,长大了讨好喜欢的同事,觉得自己不好,可不就得靠讨好别人嘛。
打岔。
这个打岔有另外的意思和我原来理解的不同。
我的感受和别人的感受是隔开的,或者说我可以成功的把自己和周围隔开,我能把自己的感受孤立起来,一个人一座岛。
还暗自伤感,别人都不理解我,你隔绝在先,别人自然无法靠近,何谈理解呢。
我这一点不知道和当年老妈不反驳老爸,自成一体的策略有无相似之处?或者是变形计。
啥都往父母身上安,觉得有点对不起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