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这首诗把离愁之苦,思乡之情表现的淋漓治治。
庭院的梅花树下站着一位衣衫不整,头发凌乱,灵魂好似出窍的文弱书生,在清风的招惹下梅花如白雪纷乱落下,好似故意欺负老实人,都落在这样书生头发上,肩上,衣衫都占满了。拂去了一边又一遍,好似离愁理不断,头还乱。
他回想离别已经有半个春日之期,雁来雁去没有带回一点音讯,路途这么遥远,就算是梦都不能相联。看到眼前的任何景物,都心烦意乱,肝肠寸断,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离愁就行春草,一望无际,自己走到那里就生在那里,生命力是如此的顽强。
这种离别的滋味也只有经常在外的游子才能够有深刻的体会,与这位游离在千年之外的落魄皇帝达到心灵上的共鸣。
家是一种思念,是一种牵挂,是我们的根,是动力的源泉,就像风筝的线,无论我们飞得多高,它都能拉扯着我们,指引我们,不让我们肆意流浪。长期在外漂泊,一年也很少有时间在家里陪陪父母,陪她们吃一顿家常饭,长大了,自由了,越来越觉得对家依恋了!
从年后初头就急匆匆的出门,家里父母给自己做了很多的美食,都还没有吃完,留下了亲人的不舍,就这样自私的来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得城市。
寻找自己的梦,只是为了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个过程是充满艰辛的,无论是身体上,还是身心上,都承受很多的压力,
(译:西汉时,苏武出使北方,被匈奴扣留多年。但他坚贞不屈。汉昭帝派使臣要匈奴释放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死。使臣知苏武未死,假称皇帝曾射下大雁,雁足上系有苏武的书信说他正在匈奴的某地。匈奴听了,只得将苏武放回。所以作者说,他看到大雁横空飞过,为它没有给自己带来书信而感到失望。他又设想,和亲人在梦中相会,但“路遥归梦难成”,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恐怕他的亲人在梦中也难以回来。古人认为人们在梦境中往往是相通的。对方作不成“归梦”,自己也就梦不到对方了。梦中一见都不可能,更不叫人更思念万分。这就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思念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