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共情”这个词,是在中国大学慕课中听南京大学陈昌凯老师的心理学的课程中。
可能那个课程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印象不是特别深刻。也有可能是因为课程是情景模拟形式,没有读书让我印象更深刻。
前段时间读《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给情绪》,书中也提到“共情”,并有例子。再回想生活中的实例,发现有效沟通的确需要“共情”。又思考了一番,发现其实就是:换位思考。
但,并不是时时都能做到,所以真的没那么容易,需要有意识的提醒自己,而不是一直被潜意识带着走。
1
读那本书之前的某晚,在一学友群里和大家讨论问题,很长时间未进群了,不知哪个观点让一学友觉得需要和我私聊。
加好友后,基本她说,我听,这个过程让我体会到倾听的重要性,真的不需要给予太多回复,给对方时间让其倾诉完。
之后她想听我的意见,在那个问题上,我们观点不同,也许她心中已有答案,只是想得到他人的支持。
而我当时没意识到,只觉得她那样做很危险。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因此给了相反的建议,但她依然再三询问,我还是给了在她看来可能是残酷真相的答案。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终止了聊天。
但睡前隐隐感觉:刚刚的沟通好像是失败的。但具体失败在哪里我还没弄清楚。
第二天,再看看聊天记录,依然觉得我是对的,还为自己能看清问题的本质而小窃喜。
但又过段时间,再看记录,终于发现了问题:虽然我的观点没问题,但对她是不适用的,因为她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她不断提自身优势,也许是真的,也许是为了增强自信,以说服或催眠自己。
而我,未站在她的角度考虑,想让她接受事实,接受我的观点以改变她原有的观点,但未意识到是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她。
弄清楚问题所在,当天中午主动找她聊天,问了几个问题,明白她既然无所谓最好、最坏的结果,能够承担一切后果,那就没什么可反对的了,且反对也没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读那本书后,更清楚的认识到:无效的交流大多是把关注点放在了内容上,只关注内容的对与错,而未考虑到对方需要的是情感支持,也就是没有做到共情。再回想那次交流心中就更明朗了。
2
这还让我想起:未毕业时,有次朋友约我给她做参谋买衣服的事儿。
她当时已上班,但穿衣风格还停留在学生时期,我觉得是初高中时期。我看中了一条长裙,能扬长避短,掩盖身材比例不协调的不足。
她试穿效果很好,但不喜欢,大概风格的转变有点大,难以接受。去别家转,她看中的还是之前的风格。
我们僵持了好一阵儿,本来是她想转变风格,改变自己,结果一如既往,我也有些生气,两人都有些不愉快。
期间,我明白了:我无法改变她,因为她内心深处其实并没有想改变,虽然知道需要改变。僵持是没用的,只是浪费时间,也伤感情,尊重她才是最好的选择。
回想那件事儿,也再次印证:人是非常容易遗忘的,遗忘曾经明白的道理,遗忘曾经的自己。就如电影《小王子》中,长大后的小王子遗忘了小时候的自己。也由此可见:很多时候需要有意识的去提醒自己,以便更好地与人相处、与己相处。
读那本书让我收获很多,大概还是读书更适合我,也或许是那本书的讲述更易让我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