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律师:专注于C端用户家事的法律咨询APP

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改变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在试图改变着各个顽固而传统的行业,包括人们对律师行业的看法,人们获得律师法律服务的方式,人们与律师的沟通方式……

好问律师,就是这样一款APP,努力尝试打造一款人人都会用的法律助理应用,让用户像使用滴滴打车那样获得快捷而专业的法律服务。

长期一来,大多数用户对律师存在几个认识误区:1、律师是打官司的,“不打官司不需要律师”,2、律师收费高,能不找尽量不找;3、律师应该精通法律,各种法律问题都懂。这些误解导致用户多是”平时不烧香,急来报佛腿“,病急乱投医。

用户遇到法律问题时,寻找律师的途径还较为单一,找身边律师朋友解答,经常时间不凑巧、专业不对口、解答不具有针对性;电脑上找律师,一搜一大片,照片都差不多,选择难度太大,沟通成本较高,最终往往放弃选择。

好问解决了几个长期困扰用户的问题:

1、不知道找谁问?

多数用户在遇到问题时不知道该问谁?有律师朋友可咨询还顾虑重重,百度搜索”律师“出来一大片,个个介绍经验丰富,功底扎实……

2、不知道啥时候问?

找到律师朋友电话、或者朋友介绍、或者百度出来律师电话、不知道什么时候打电话合适?”大律师“们都那么忙,万一在开庭怎么办?万一在开会怎么办?万一休息了怎么办?“求人办事“总怕给别人添麻烦,人家不尽心,往往贻误问题最佳解决时机。

3、不知道怎么问?不知道问题属于哪一类?

摊上事了脑子一团乱,跟律师聊起来不知从何说起,东扯西拉一大堆还是没把问题说清,给律师打了半天电话,还是没把事情说清楚。到律所找律师咨询,前台总问:您找谁?预约没?没预约,律师不接待。好一点的,您找哪个部门律师?

在互联网上咨询问题,总要求您写问题题目,问题内容,问题分类,是属于经济纠纷?民事纠纷?刑事纠纷?合同纠纷……头都大了

好问则从用户角度出发,从一个完全不懂法律的普通人的视角来设计业务流程,将用户界面简化到极致,避免让用户面对一些艰难的选择。而由好问后台根据智能算法来帮助用户进行智能分析和自动匹配,从而使得用户获得最佳的服务体验。

用户安装“好问律师”后,就进入好问的咨询界面,界面上只有一个输入框和一个“好问一下”按钮,用户只需要在输入框中输入其所遇到的问题,点击“好问一下”按钮,即可完成咨询问题提交,不需要选择问题类型,也不需要选择所在城市,这些均由好问后台来自动完成。

用户提交的问题经过好问的智能分析,根据好问后台积累的大数据,自动匹配出相关的专业律师,问题推送给相关专业律师后,律师会收到相应提醒,再结余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回复处理该咨询问题。

用户收到律师的回复后,可以继续追问,可以与该律师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可以与律师约定线下见面或委托签约的时间等情况。

1

好问的价值观

好问认为,法律服务的价值在于其个性化,定制化!。律师的价值在于为每一个当事人提供符合其个性要求和个案情况的专业法律服务!中国现在26万律师,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尤其是专业化律师太少,律师的专业化程度远远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对于个人,企业更具备相应的实力和能力在需要时获得相应的法律服务,而个人在遇到法律问题或纠纷时,往往处于弱势,对于律师服务的需求更有弹性,对律师的甄选能力更弱,获得合适律师服务的机率更低。

在“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下,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个人法律服务范围的扩大,服务水平的提升更为迫切!

好问从移动法律服务需求切入这一细分领域,好问将聚焦于个人法律服务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将隐藏在各类高大上写字楼里的律师推送到用户手上,好问希望让每一个人都拥有私人律师,让我们开始享受法律服务。

未来有一天,聊天用徵信,出门用滴滴、身体不适问春雨,法律问题用好问!

这是法律人的梦想,也是好问的梦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