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带您回“母亲”村!

           文/完美的补丁(孙莲英)

 (以此文寄托我们对家乡的思念!献给打鹿村走出去的所有怀乡之人!也献给出门在外的所有怀乡之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打鹿村的招牌树,打鹿村的魂!)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榆树也挂起大红灯,老榆树的春节“装”。)


故乡情,

就是养育了千里马,

飞出了金凤凰的那片沃土;


故乡情,

就是那两颗,

承载着风风雨雨的老榆树;


故乡情,

就是那掉了瓦片、脱落了墙皮,

也掩不住温馨的老屋;


故乡情,

就是那冰天雪地里,

咕咕流淌的暖泉眼;


故乡情,

就是枝头上的喜巧巧,

屋檐下的火燕燕;


故乡情,

就是那采过野菜,

放过牛羊,

砍过柴草的大小山梁;


故乡情,

就是那盛开的卷丹丹、毛兔兔、野芍药,

就是那时不时窜出来的小松鼠、小野兔;


故乡情,

就是那棵歪脖树、那块板板石,

故乡情,

就是弯弯曲曲的盘山路;


故乡情,

就是那独一无二的,

满河湾郁郁葱葱的榆树;


故乡情,

就是那一进沟门直穿眼底的,

牛群、羊群和驴骡;


故乡情,

就是那人背、车拉的忙碌,

故乡情,

就是那打谷场上的槤枷和辗轱辘;


故乡情,

就是节日里,

急急匆匆往家赶的车队;


故乡情,

就是一进村就送上的,

憨厚、熟悉的笑脸和问候;


故乡情,

就是阳坡窝儿、暖墙根儿,

谈古说今的慈祥老人;


故乡情,

就是拄着拐杖的姑姑、舅妈,

扭起的大秧歌;


故乡情,

就是光着屁股,

河里喜戏的娃娃;


故乡情,

就是女孩们的毽子和豆囊,

就是男孩的冰车和泥儿(陀螺),


故乡情,

就是热炕头吃着猪肉炖粉条,

就是浓浓的年味、香喷喷的热炸糕;


故乡情,

就是女人的针线笸箩,

男人的犁耙锄头;


故乡情,

就是父亲赶的老牛车,

母亲做的莜面窝窝;


故乡情,

就是那春天里漫山遍野的杏花,

夏天里满眼的翠绿和野菜,

秋天里的五谷飘香和野果,

冬天里满世界雪白的晶莹;


故乡情,

就是那失散的左邻右舍,

就是那穿着开裆裤一块长大,

散落在天涯的青梅竹马;


故乡情,

就是老在异地的游子,

留在唇齿间最后的乡音;


故乡情,

就是我们始终忘不了的过去,

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故乡情,

就是美丽的大自然和浓浓的乡情、乡俗,

编织出美丽的壮锦;

是祖祖辈辈游子们,

魂牵梦绕的牵挂;!


最后,附图片若干,它们唯美着一代又一代的故乡人!总有一张会勾起您美好的回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一:进村的路,南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二:河湾的榆树,是我们村独特的风景!天然的氧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三:美丽的晨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四:冬季的荒凉掩盖不住的热土!回家的路,乔家窑门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五:庙后身和山药地,可否想到早年的庙?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六:刚进村的凤凤儿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七:从后梁照村子和照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八:谷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九:毛豆夹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十:红高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十一:门头上凉晒的胡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十二:山药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十三:杨树上的喜鹊窝。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十四:坐在树荫下仰望蓝天、白云,美丽直收眼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十五:瓦缝、石头缝的猫爪爪。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十六:芍药花,最喜欢里面围坐一起的“四只小公鸡儿”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十七:满河湾的山姜喜腊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十八:烧瓜子,小时的美食,里面像一条小鱼。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十九:瓜秧、小瓜蛋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二十:酸豌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二十一:春天的榆钱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二十二:路边的猫眼睛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二十三:路边无名小粉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二十四:毛兔兔花,春天最早的花,和洋奶奶是“同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二十五:卷蛋花,招牌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二十六:路边的十皱皱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二十七:千穗谷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二十八:河湾无名小野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传中,请稍候...

图二十九:河湾无名小白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三十:路边到处可见的小黄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三十一:地头的臭兰香,拌咸菜最美味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三十二:小时抓过小鱼儿的小河河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三十三:雪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三十四:家养小白兔。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三十五:家家户户都有的小牛犊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三十六:拉车的毛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三十七:我们的天然牧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三十八:走了一辈子的山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三十九:野外最舒服的“大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四十:摘榛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四十一:拾柴火。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四十二:上山,我们村才有的白桦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四十三:难得的野外全家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四十四:后梁的羊群。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四十五:咱家乡常见的场景,放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四十六:家乡特产干果,榛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四十七:家乡特产好吃的野果,托盘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四十八:油瓶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四十九:醋柳柳。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五十:家乡饭,莜面窝窝。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五十一:家乡饭,莜面傀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五十二:家乡饭,莜面饺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五十三:莜面骨团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五十四:莜面饸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五十五:莜面下鱼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五十六:早年的方格窗户和窗户花(云云格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五十七:滑冰,太好玩了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五十八:这不是咱村的,可是咱村辘辘和水井的再现,亲切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五十九:老照片,里边的看热闹人自己也不认得自己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六十:我们父辈的缩影。

        以上图片总有一种会勾起您的记忆,激发您的乡思,是吧?为了让父老乡情都能看懂,有亲切感,我用的都是土话和自拍;   因为好多家乡话我在字典里查不到对应的字,白字肯定难免,欢迎乡亲们(读着)改正。

            2017年母亲节之际献给我的“娘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与我捻熄灯,同我书半生。” “ 问我粥可温,同我立黄昏。” (emmm~不知出处) 我刚吃掉了一小...
    蹙损她寥寥春山阅读 270评论 0 3
  • A愤怒的要求 B(冷静)温暖的要求 \ / ...
    真真亲子教练阅读 563评论 0 1
  • 有时候,真的很容易讨厌一个人,尤其是那些在自己身边的人。你跟他们倾诉心里的想法时,是想得到他们的支持,至少是让他们...
    更向远行阅读 414评论 3 2
  • 如果生活以这样的方式继续,那么未来必定一片模糊…… 最近总是被提及年龄,矛盾而且尴尬。想来这是自己找寻的烦恼,我们...
    新冶路15号阅读 2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