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上青云》直面女性的欲望

这是部抛开爱情直面女性需求的题材,故事大致是身为记者的女主在工作中发现自己得了卵巢癌,要治疗就摘除,但摘除后不会性爱时无法体会快感。

于是以自我放逐和沉沦的心态向邂逅的男性和同事提出性爱需求,后发觉建立在无爱的性无法满足自我,最后自我和解的故事。

欲不应该是教育中的禁忌,也不应该是男性的专利。

先纠正一点:卵巢癌治疗是不会完全导致失去性体验感知的。这是本片的一个误区,当然现实为骨,艺术为翼。

一个完全独立的人看上去是令人羡慕的,但实际是非常可怜的。

我们的发展正在从他人认为过得不错到自我认为过得不错慢慢转变,本片女主硕士,母亲娇贵,父亲开公司。

这是一个从外人看来应该非常幸福,物质精神双重富裕,尤其女主无忧无虑的家庭。

但女主却性格刚硬,理性,悲观,为人独来独往。因为他的父母感情早已破裂,母亲对于家庭的渴望全部寄托在她的身上,父亲和经过她才认识的同班同学是情人关系。

这导致她对家庭从不渴望,对亲密关系从心底产生厌恶,自己得了癌症也不愿和父母讲,她称呼父母很没有礼貌,直接叫他们的名字,甚至她或许想向父亲要点手术费时,父亲却先向她开口说贷款未批拿点钱。

独立就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从情感和物质双重脱离性独立。

在得知得癌症和手术治疗费需要30万后,不是多走几个医院复查确认病情也不是验证卵巢癌是否真的会导致性爱时无知觉。

她慌了神,只是一味的不知所措,用工作和吸烟及想如何凑够手术费让自己保持理性。

多年的被迫独立使她高傲,工作兢兢业业使她有足够的底气向铜臭蔑笑,不屑一顾。

人是群居动物,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疾病来临的这一刻,打破了曾经的认知。

借钱借不到,同事介绍了写人物自传的活她还能保持她没有弱点的风骨向甲方大言不惭。

她认为父母的婚姻能在一起是因为:年轻时母亲够漂亮够蠢,被父亲骗走。她不认可母亲经营婚姻的理念:娇羞,保持美貌。

当母亲催促她找对象时,她不屑一顾,当得知卵巢癌手术后再也体会不到性的快感时,她只会用理性的方式直白的表达,简单点说就是用大部分男人的方式:我想和你做爱。

明明再聊聊歌德,待月色再低就一些,水到渠成的事,偏偏就在她的真诚要求后,吓跑了邂逅的因缘。

性,就是欺骗,绞尽脑汁的欺骗,就像到达高潮之前的润滑液。

无论是男主动还是女主动,都是欺骗,以展现对方的喜好为障眼法的欺骗,目的只有一个。

明朝时王守仁提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人应该正视自己是动物本身,从而正视动物原有的欲望,坦然面对。

523年过去,只是男性正视了动物的欲望,而女性依旧被要求践行:存天理,灭人欲。

到底是男性只是动物不属于人,还是女性的欲望只是附属品,那床地之间男人眼里的能力证明岂不是被欺骗?嗯?

性是婚姻的必需品,更是繁衍的必需品,以人类进程的角度讲是神圣的。但只关注其本身时,又是肮脏,羞耻,不便言说的。

性可以使一个女性成为母亲,也可以使一个女性成为污点。

它可以是新婚夫妻的掌中宝,也可以是捐精现场的宣泄助手,更是经济市场的一个支柱。

时至今日,遗憾的是大部分性宣传中都以男性的感受为主要的,具象些所有的视频中女性都是以玩偶的角色配合着,有个提问非常好:为什么女性接吻时蜻蜓点水,羞涩意绵,男性时更多的是动物性的伸舌头?

因为学习的渠道不一样,亲密关系缺乏首次沟通的最基本尊重,受制于体力差异的影响。即便是影视剧中,依旧是以强制的,固执的侵袭完成。

这个过程中至少99%的女性都感到别扭,难受,与预想中区别太大,但她们没有发声的渠道,性本身就是女性的枷锁,她们羞于启齿,一旦诉说就有被荡妇羞辱的风险,久而久之,她们只能忍受,配合,接受。

本片中女主最后找到同事再次提出性需求,男同事起初拒绝,后再次处在同一个房间,女主起初抗拒,男同事有句台词非常好:我想你不愿就是强奸,你想我不愿就不是?

证明本片编剧是个真正推崇男女平等的人,这一点非常好。

两人结束男主志得意满,准备验收自己的成果,回头看女主时,才发现女主居然在自行解决。

高潮是一个生理现象,有多少女性一生都体会不到一次,她们生孩子,配合男方行房,就像电影里电视剧那样,永远是男性的主场。

男性在这件事上是很容易自信的,但其实有部分人应该是缺乏沟通……建议在结束后真诚的低姿态的询问伴侣的感受,鼓励她说出真实的结论。

女性要正视生理性,这并不羞耻,生过孩子还未体会过高潮是一件极度不能被理解的事,认可自身。

当性不再是秘密,而是回归生理本身。从那一刻开始,便不会存在任何关于单性的谣言,面纱揭掉,就知道性不一定要依靠与他人才能获得体验。

影片最后,女主抛却了必须两性共同才能达到快感的执念,也抛却了父母一生一定要互相忠诚的定论。

性与爱无关,爱会消失,两性之间的性也就那样,人活着自己无法理解的要多换位思考。

她接受母亲对婚姻的方式,也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实,从沉沦中赎回自己,相信一次信仰,以开怀的心态迎接自己。

千帆尽过,自己才是自己的救赎。

人唯自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