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2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进而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开宗明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国家竞争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要求全党同志要进一步认识到立德树人是培育人才的核心要义,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我们一定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发挥个人和集体智慧,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江桥一份子,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将更多的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中来。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也有以下三点努力的方向。

一是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学出理论高度。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做到“七个讲清楚”,坚持学深悟透二十大报告原文,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二是要结合实际、贴近生活,体现上海特色。要深度结合上海近年来改革发展的实际,体现实践特点,加强融合。

三是要知行合一、守正创新,凝聚奋进力量。要通过学习报告,讲清楚历史自信,激发出历史主动,讲出当下奋斗的使命,把个人追求融入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业之中。

上海处在我国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对具有全球视野和科学前端的人才有着旺盛的需求,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当仁不让。要吸引世界级的人才,需要深入了解和追踪人才需求端。一方面,当今的教育科技人才对城市硬件与软件有着系统化的需求,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国际化运作机制、对人才及其家庭系统的全面支撑等都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人才汇聚的重要法则是“有用武之地”,要在成就人才的科学研究氛围、知识产权转化、全链条产业支撑上下大功夫,进而形成凝聚人才、成就人才的突出优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
    wp咕咕咕阅读 73评论 0 0
  • 乘势而上 狠抓落实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陈宝生...
    河北南和刘志玉阅读 515评论 2 6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这些话 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以、老...
    王小二_阅读 126评论 0 0
  • 省委书记蓝佛安在山西大学讲专题党课 广灵一中 李鹏波 在全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瀚海勤学阅读 92评论 0 0
  • 陈宝生在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0年8月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材料 学习方式:自学 学习时间:2...
    明语明言阅读 73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