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打卡第226篇,1371字,累计333940字
最近重逢了大学闺蜜和研究生的同学,他们无一感概我变化非常大,成为了同学里的佼佼者,不由自惭形秽。刷简书也发现简友在感概自己为什么跟同期的人相比落后那么多呢?
曾经的我也和你们一样,时常被“同辈压力”、“爱比较”所困扰,在攀比中度过了自己小学、中学、大学时光,很庆幸最近几年我才走出“比较”心理。
深感现在的自己更加快乐、用内而外的自信,那么这篇就敞开聊聊“爱比较”这个话题。
01 爱比较有何而来呢?
在我看来,爱比较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三方面相互作用造成的。
东亚文化圈的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都活得比较内敛,崇尚集体主义。国内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强竞争”、“集体主义”环境造就了我们从记事以来就活在比较之中。
学校搞按排名排座位,时常出榜单,这导致我们有很强的“不安全感”,“不安全感”对内导致我们患得患失,对外被迫提起战斗力,对同龄人有敌对性。
之前我在泰国、法国留学的那些年明显发现这2个国家的学生就活得没那么强的竞争性,攀比性。
如果生在父母爱面子重虚荣,看重学校分数,爱和其他家孩子攀比就更容易滋生出比较心理。
如果本身内在性格特别上进,加之内心其实敏感不够自信,这就更容易滋生出“爱比较”。
身边遇到过的很多“比较心重”朋友都来自于这3方面原因的之一或全部,曾经的我主要受环境和自身个性影响导致一度“患得患失,强竞争性”。
02 “爱比较”的你真的快乐吗?
首先这个世界的真相是永远都存在“山外山,天外天,人外人”,比较对象是没有止境的,比较的世界永远尽头。
比较本身就是相对的,按英语语法属于“比较级”。
哪怕你在目前这个圈层比较中胜出,那么你接着会遇到更高级的圈层,依然会被比下去。
在目前的比较中占据优势,你“暂时安全”,其实内心没有那么强的快乐,更多的安全感和一时的快感。这种比赢感带来的沾沾自喜也是一种“伪幸福”,反倒容易陷入自满而停滞不前。
在目前的比较中占据弱势,那就更痛苦了,你会陷入“被伤害”,内心戏上演“为什么我总是做不好这个?”、“为什么我混得这么差?”“我的人生好像价值不大吗?”“某人不过是因为运气比我好等”,内心的受伤、怨恨、眼红等等心理就会重复上演。
因此不管从“比较”中赢了或输了,对我们个人整体来说都没有太多益处。
如此,当我们悟出这些道理,还会执着于“爱比较”吗?
03 不比较,那我们追求什么呢?
前2周,我在社群里写过一句很有力量的金句:
“优秀仅仅是跳脱出大众,卓越才是值得追求的生命淬炼。”
在我看来,我们的人生需要的不是优秀而是卓越。
由此,真正厉害的人就根本不屑追求“比较中的优秀”,而是打造专属自己的卓越人生。
彪悍一只猫在《一年顶十年》中宣言要不断去寻找能碾压自己的人,而且享受这种碾压。很多大佬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结交比自己更厉害的伙伴。
每个人的生命是非常独一无二旅程,如果你真的醉心于自己所热爱的事情的时候,你根本无暇估计比较,不需要从外在参照对象上寻找价值感。
樊登读书视频官方号中有一次分享,樊登分享道:“人生的目的简单的浓缩成接地气的2个字“活好”
每个平凡的个人最该首先是把自己给活好,把自己的人生的主要赛道“事业、家庭、身体、人际关系”等都活好,活得圆满,俨然就是一个人生赢家。
先把自己的人生给成全了,活得闪闪发光,做你个人世界里的王。
紧接着,你再照亮影响了更多的人,一起璀璨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