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上课,语言一定要精炼。
这是我感冒后所得出的结论。
从教近三十年,总想让学生学的好,一上课便滔滔不绝,海阔天空。有时看到学生课堂说话,便怒不可遏。一堂课下来,口干舌燥。一节课尚可,一连几节,便感到吃力,声音沙哑。自己受罪,学生也未必买账。
近几天感冒,喉咙难受,声音更加难听。面对越来越不好干的工作,我不由得不反思。
教书育人,固然育人为首。正如魏书生所说,教书把育人放在首位,书就好教了。不管哪一科,都有育人成分在里面。也即是新课改提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目标。这一目标的落实,不必洋洋洒洒千言,有时一两句画龙点睛就能获得实效。
提高质量,是以学生的成绩为评价依据。成绩是学生通过笔答来完成。不是教师去做考题。要考好,就要多练,多记。抓住课堂40分钟,课下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是没有用的。要还课堂给学生,就要精讲多练。
精讲既能解放自己,又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消化知识。重要的事说三遍,一节课重要的东西不多,而过多话语学生一句也记不住。精讲可以让重要东西更加凸显。
为了自己,为了学生,精讲多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