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部人选择职业只是为了糊口,根本谈不上什么热爱。说这句话可能会有很多人喷,但是事实如此。
程序员似乎都把自己打上了科技的标签,但是百分之99的程序员都跟科技挨不上边每天重复着令人生厌的工作,就算bat的程序员所做的也远称不上什么科技,最多干的活算相关与互联网的事。每当你鄙视程序员的时候,他们心里总会想 呵呵白痴你懂个屁 code改变世界,科技推进世界。但是抱歉似乎跟你没什么关系。
在中国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和学校就会扼杀掉你的兴趣,不停的告诉你这是不行的,行不通的。报考志愿的时候很多家庭也是父母最后拿主意。而这个拿主意的过程通常是观察哪个行业有发展,哪个行业工资高,哪个行业社会地位高。于是一群小白鼠们按照父母的人生规划逐渐的成长。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因为很多年前就丧失了这种能力。海龟硕士、985,211出来的见过很多,问点什么事他们通常表面说的头头是道,但是深入问起来一般就迷茫了,说的通常完全不符合实际并理想化总是想当然。想起一个游戏群中有个妹子每天都说很忙极力表现出生活很充实的样子(这也是大部分人想表现的),实际上每天泡图书馆一个半小时看看书就觉得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老娘是跟网瘾少年不同的,我严重怀疑她只是闲着无聊去图书馆打法时间书根本没看进去,大部分时间浪费谈情说爱上却假装自己很忙很充实。事实上不是每天去咖啡馆看看书就是小资代表你是知识分子,实际肤浅的很。但是这种人却很有市场毕竟看上去文文静静没事翻几本书看上去很有文化有逼格最起码父母那关过得去。---当代大学生的现状(这算好的差得成天宿舍打游戏)
说跑题了回归到主题,不管是科班出身的还是从培训机构出来的,没有几个是真正喜欢程序员这个职业的。他们只是听说现在互联网兴起程序员工资高于是从事了这行,这不可耻。他们往往没意识到程序员的上升空间。在一线城市程序员们每天都要学习不停的学习,我敢说很多行业你这么干下去发展是程序员的数倍以上。每天用着生命去换取一份尚可的薪资。为什么还有无数的人跳进坑?因为生存毕竟立竿见影拿到一份比起其他行业高出不少的薪水是不少家庭条件差的迈入低阶中产收入群体的方式之一,谁还考虑工作几年以后的发展?毕竟程序员的薪资最开始还是不错的,为什么说最开始因为从长远看程序员的薪资并不高。
大部分时间用来修改bug,学习你怎么知道外界的风云变幻?我建议程序员没事扩充一下软知识,经济和历史的书籍都看看你会得到更多。这些话对于刚走出校园每天打鸡血状态的人是没用的,当你35岁以后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有人转行跳到程序员说我喜欢程序员这个职业,结果往往是对上一份职业待遇不满。很少有人从事着待遇不错的工作而跳槽到一个陌生的领域。还有人说我不喜欢怎么会用一个下午时间学习一个新东西?我从来都不喜欢数学也曾为了一道题研究几天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很多北上广的程序员说没办法,在这样一个城市你不努力就会被淘汰所以不能停下来没得选择,自认为拼搏努力其实每天都在浪费时间做着浪费生命的事。不,只是你不够天才或者一开始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大多数人既不是天才又没做出正确的选择活该如此。很多时候不是没办法,只是你没脑子。但是他们有错吗?无以言明的生活压力,向往着北上广,期待着赚更多的钱。有希望有一天落户北上广的,有希望有一天能衣锦还乡的。谁的错呢?中国的资源分布就在有限的那几块区域。
睡觉了,有时间在编辑写点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