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其实是我对自己的提问。在简书上看到好多文章,谈自己每天如何坚持阅读,坚持写作,让我心生出很多的羡慕。
记得刚加入简书的时候,我也收到了一个写作群日更挑战赛的邀请。我应该是思考了一会儿,估计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吧,想想自己有没有完成这样一个任务的可能。思考的结果,当然是果断的放弃了。
我深知自己做事的随心随性,要完成每天500字,或者哪怕100字,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另一方面,这当然也是因为我对文字不能很好的驾驭,写作令人望而生畏。
除去技术上的因素,我总结了一下,困难主要来自以下几点:
一. 情绪在引导着做事的积极性
对于随性的人,情绪会对做事的积极性起主导的作用。对事物的认知,常常没有理性的思考,而主要是依赖于直觉或主观感受,并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最简单的例子,天气是每个人每天都会碰到的。对于理性的人,要完成一件事情,基本不会受到天气好坏的影响,该怎么做就是怎么做,制定的目标会按计划执行下去。
而对于感性的人,天气简直就是做事的关键因素呀。如果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那么就会感觉到精神抖擞,信心倍增,做起事情来如有神助,可以很顺利,很迅速的完成任何事情。
如果天气是阴暗寒冷的雨天,随性的人会连一点做事的兴趣都没有。要执行一项任务就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二. 决心不够坚定,不愿逼迫自己
做事随性的人对达成一个目标常常没有强烈的愿望,不能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处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状态。
比较注重事情进行过程中个人的感受,如果有压力感, 会很容易有放弃的想法。做一件事情,往往是走走停停,走三步,退两步。犹疑不决,进程缓慢。
三. 不追求结果,以“我已尽力了”为最好理由
随性的人会尊重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事情。对能达到的结果,往往不是很在意,对于失败,也很容易以“我已尽力了”为理由,为自己的不肯努力轻易地找到借口。
回到写作这件事情上来说,我非常赞同“以输出倒逼输入”的做法,希望自己也能挑战一下日更,希望自己能每天坚持阅读。
但是这样一个想法又常常让我感到痛苦,这样刻意地去做一件事情,本来是愉悦自在的体验,现在变成了索然无味,“为了写作而写作”。
在简书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写写停停,基本没有任何进步。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本身是很有难度的。当有了认知想要改变,又要与长期形成的习惯做博弈。
现在,我不敢对自己报太大的指望,只能从一些小小的改变开始着手。把大目标分解成很多个容易达成的小目标,把华而不实的东西变成实实在在的可执行步骤:
----每天至少看一篇公众号或阅读APP 上的文章。
----有想法随时记录下来。可以只是用“关键词”,提示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
----鼓励自己每天写一点字。实在写不出就做点摘抄吧,至少也是素材的积累嘛。
嗯,这篇文章写出来基本上是给自己看的,算是一种自勉吧。(我看了一下字数,终于凑够1000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