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山倒,病去抽丝 | 学医手记

早有古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想来也是很有道理的。

为何?

生病本身,有遗传也有日常的生活习惯,还有环境因素等,哪一个不是一气呵成,都是多年积累的,从遗传的先天,到日常每天的生活,到生活的环境,空气水质饮食等等。

这样想来,病来如山倒,也并不是突入其来的。除了急症,意外等,很多疾病是日常养成的。

比如,我身边的人,三高成为日常,平时吃药但并不重视,该吃该喝,该玩该忙工作一个没有耽搁,睡眠也不准时,又爱捧着手机。吃饭也不注意节制,知道发生严重高血压。这才慌了手脚。

等生了病,又总觉得治疗效果很缓慢,症状缓解了,但血压下降缓慢。

话说,我也想问问他,吃喝工作,玩手机那么多年,想要血压一下子下降,恢复如常怎么可能,三高一下子恢复又怎么可能?

都说专注当下,其实当下就是过去和未来的桥梁,是过去的结果和承担,也是未来的预判和期待。

所以,不要认为当下是单一不够丰富全面的,恰恰他承担着更多。

病来如山倒,一座山需要多少年的斗转星移,病去如抽丝,至少还是看得见的离开吧。

如何因为疾病知道健康的可贵,又如何因为疾病而知道和疾病相处,这是一个需要长期修为的课程,尤其对于慢性病的患者和家属而言。

很可能面临着,疾病长久相伴,日渐平稳已经感谢上苍,完全康复几乎不可能。

愿我们都能感知疾病相伴,一起面对考验,测试还有提醒。

身体就像是天地之间万物一样,没有非黑即白,就算没有疾病,也可能亚健康,细菌感染等。让我们学会有一个灰色的身体,健康向上的心态。​

​本文王小马原创 图片为网络精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重读《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拆掉思维里的墙》到《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这两本书和徐小平老师的《图穷对话录》引起了我...
    漫游者123阅读 1,124评论 0 0
  • 楼塔上课的时候,我也常常不认真听,游神于外,不知东西。而这时我又总是撞上楼塔的眼睛。在我心中,楼塔的学问很深,...
    凭栏饮月听风铃阅读 1,911评论 0 1
  • 当写好的脚本没有错误然而就是拖不进游戏物体时。 这时请查看一下你的脚本内部类名是否和unity中一致,在unity...
    困卡阅读 11,401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