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育儿专家甚至心理学家可能都告诉过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这本书却说,情况不是这样,父母不仅不可能对孩子的人格有决定性影响,甚至连长久的影响也做不到。
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都非常焦虑,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生怕孩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生怕孩子没有得到全面的素质教育。
然而《教养的迷思》这本书告诉你,你根本就不用这样焦虑,你焦虑的原因,是因为你接受的流行教育理念是错的,真要想教出好的孩子,不是天天陪着孩子做作业,吼作业,而是为孩子找到最适合他的成长氛围。
可是这些要怎么做呢?
书本里不仅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说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并无决定性影响,之后又一一列举了影响孩子的三大原则,分别是多数裁定原则、啄食次序原则和组间对照效应。孩子不是完全按照父母的教养在行动,比起父母的教育,如何能够融入同龄人的世界对他们来说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感觉晕晕乎乎,不明就里的感觉,感觉这样子好像父母还孩子的养育路上就没了作用?别着急,其实这本书它只是告诉了我们父母的教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但并不是说父母就不重要了。
这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就告诉了我们父母究竟能为孩子做什么?书中说作为父母我们至少可以为孩子做三件事。第一件教会孩子如何离开家庭,第二件就是为孩子选择好的环境(可以参考孟母三迁),第三件就是不做焦虑型父母。
总的来说就是承认孩子会离开我们,给他们离开家后也能用得上的技能,为还年幼的他们选择好的成长环境,以及做好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孩子,才是我们身为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好了,推荐的话语就写到这里,如果你也对这类书籍感兴趣可以去找来看看,相信会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