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合适人(10.17)

之前给自己近段时间的工作定位就是建团队、建标准、建优势。显然团队的建设是首要任务,解放自己的精力,外包自己能力的关键要务。既然是关键要务,那就应该有策略、有执行、有反思。人很多, 人才不多,就像我常常感叹的老板很多,伯乐难遇。找到一个能够一起能够和谐共事的人的确需要一份运气和缘分。同时也需要一些方法。

关于发现人才,之前的路数基本是通过第三方人才网站简历筛选,公司申请了账号,可以发布招聘,收取投递的简历。这种方式很多真正有能力的人就很难进入我们的视野,因为薪资待遇一栏就过滤了太多的人才。毕竟大家都不了解的情况下,以工资作为唯一的标准也是合情合理的。但对于创业公司,给出高的薪资本身是一种风险,不仅对于员工,对于公司也是如此。创业公司需要的人才与上市公司所需要的人才有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对工作意义的认识差异。去大的公司,我们看中的是薪资福利,上升空间,其次才是企业发展。而到创业公司,我们更看重公司是否拥有明确的远景,是否拥有充满激情的团队,自己是否能够在实现愿景的道路上体现价值,而收益应该是公司发展所带来的自然而然的结果。因此通过熟人推荐,或者抬高招聘网站薪资范围,首先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人才。而找寻简历量大时关键,每天持续搜索一定数量的简历,提高了基数,机会才会随之而来。

第二步是简历过滤。学历、专业、工作年限、薪资范围都能够通过平台进行条件过滤,因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简历是出不筛选过的。但是还有很多信息,我们需要掌握。比如我比较关注人员更换工作的频率,这能暴露人员的心理状态,经常更换工作的人心理通常比较浮躁,遇到困难或者问题就选择以换工作的方式逃避,另外一种心态是觉得工作内容枯燥,无法学到新东西,总是希望通过更换工作环境来达到不断学习的目的。这两种心态的人做事情通常会有些不靠谱,责任心不强,稳定性差,通常我都回去过滤掉,虽然这样会错过一些已经意识到正在寻求改变的伙伴。另外一项比较重视的能力是学习能力,通常在简历上除了学校、学历意外以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信息是获奖和获得奖学金的情况。虽然有些人在并没有考进好的大学,这或许跟他们那个地方总体的教学水平有关,而能够获得奖学金或者某些奖项的人通常是愿意积极学习,勤奋的。

第三步是电话沟通。电话沟通目的是要通过快速沟通掌握人员的现状,在职还是离职状态,如果更换工作什么时候能够到岗,是否有意愿前往公司面试,如果这些问题是否定的活着无法满足公司要求的,那就直接选择放弃。

经过三步的筛选和甄别,我们能够约到公司面试的人质量就相对更有保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彩虹花晨诵读本终于定稿成书了,看到时老师在朋友圈发的样书,真是激动万分。 真的就如时老师所说,在编书的过程当中,就...
    河南郑州毛秋风阅读 655评论 7 5
  • 1.做H5 App页面时,有时候,按钮可能会放到页面的最底下,这个时候可能会用到绝对定位(position: ab...
    一一道长一一阅读 857评论 0 1
  • 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群人在默默的做着有意义的事
    ly_fd26阅读 253评论 0 1
  • 努力不把工作带到生活中,是我这个性格不行,还是工作的时间太短
    糖馒头阅读 1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