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第三周反馈总结
高原期?这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语,是指在学习或技能形成的中、后期,练习的进步常常出现停滞,不再继续上升而保持在一定水平,有时甚至稍有下降。
为什么提到它?相信不少朋友正疑惑着呢,不急,听我慢慢道来!仔细阅览了毛虫们的反馈信息,我发现这一周孩子们积极性降低了、贪玩心出现了、主动性丧失了,以至于本周原定计划没能完成,而这一现象正说明我们处于高原期,具体表现如下:
1.阅读量减少了。相比上周阅读,“状元榜”(Y>25万字)5人增多2人,共7人,而“榜眼榜”(Y>10万字)22人减少7人,共15人,从这一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
阅读状元榜:马晋悦85万字,王鑫洋66万字,刘弈煊61.1万字,张振烨32.5万字,张博羽31.9万字,陈鑫浩31万字,岳晨临25万字。
阅读“榜眼榜”:赵文豪23.1万字,折梓涵23万字,王渊博19.8万字,王一如16.9万字,郭志轶16.4万字,李逸轩16万字,卢君昊16万字,张晨阳14.4万字,雷慕雨14.3万字,卫弈然14.1万字,薛梓鑫12万字,卞楚迪12万字,曲怡如12万字,杨浩轩11万字,李博晶10万字。
在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这一周的“阅读练习者”,请允许我先如此称呼他们:王鑫洋、陈鑫浩、刘弈煊、马晋悦。在这三周中他们每每居于阅读榜首,一次次的攀登只为超越自我,相信阅读对于他们早已是驾轻就熟之事,而我们所说的“高原期”他们也早已跨越,如此良好循环,只会越来越快、阅读阅好。
2.写作业拖沓了。从大家的反馈信息中我看到最多的话语就是“这周作业没有完成……这周学习自主性不强……这周表现不佳……”是的,我们的拖沓症又犯了(学习拖拉、不爽利、有意拖延时间)。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最近我也在家中训练小侄子学习,刚开始小家伙对于学习斗志昂扬、兴趣满满,对此我们家人也有意识强化“口头表扬、物质奖励、愿望达成”。根据心理学成就动机说,目前这一阶段学习属于“附属内驱力”的动机,他们努力学习获得学业成就,主要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期待,并得到家长的赞许。遵循这一原则,我们有意识的刻意训练。然而一个星期下来今天再让其学习时就会说“今天我要给自己放个假!”“我能只做10道加减法吗?”“这首古诗太难了,我不会!”总之,他会有无数的理由拖延时间或是搞价还价,对此,每每我们也是无可奈何……
读到这,真想问一问为什么?我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累了?正常范围内的休息绝对允许,短暂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奔跑!烦了?那么,学习方式是不是需要变换?!懒了?对此,必须想办法严肃制止。
其实,自我认为“高原期”是好现象,起码证明我们行走在路上,而及早的暴露问题更容易使我们调整方法、采取措施,相信今天的停顿就是明天的突破起点。接下来,怎么办呢?在你准备勤奋之前,不妨先停一停,思考下----
我真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吗?
我的弱项是?强项是?
我强项中的薄弱之处是?
我的学习习惯哪些好哪些不好?
我目前的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呢?
有哪些问题是急需解决的?
这些你都清楚了吗?
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勤奋,一定是用对了地方,用对了方法才可能是真正的勤奋。接下来,对此有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高原期是学习(任何事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停顿状态。因为达到这种程度,一般来说技巧都比较熟练,而且趋于习惯化,一旦我们突破这一关,再向前迈进一步,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地步。所以,这时我们可以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法:我能行!功到自然成!只要努力,付出总有回报!
2.劳逸结合:注意脑力与体力的平衡,在一刻的紧张学习后要安排适当的体育运动,跑跑步,做做操,听听歌,使疲惫的身心松弛下来。
3.变换方法:学习阶段所用的方法到高原期不一定再合理,要尽早探索适应该阶段的学习方法。
心理学中提到几种行为改变的方法:a,强化法(一个行为发生后紧跟一个强化刺激促使行为发生的频率);b,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的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当孩子做出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家长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孩子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c,行为塑造法(通过不断的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d,示范法(家长有行动的呈现目标范例);e,惩罚法(惩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任务未完成需要做家务。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时撤销一个愉快刺激,如:任务未完成不能看电视)。
朋友们,学习的高原是一种正常现象,只要你不在半山腰徘徊,再高的的山也有登顶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