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过:“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宽容,就是宽恕容忍,指能容纳异已和接受与愿望不符的事物。作为幼儿教师,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孩子,有些孩子性格很倔,有些孩子反应较缓慢,有些孩子很调皮,有些孩子很挑食等等,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样。那么,当孩子犯错误、淘气、闯祸时,我们该如何对待,使双方都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呢?
我们班的哲宇宝贝是个好动,一刻都无法停下来的孩子,面对他时而乱跑、时而大叫、时而躺地板的行为,我头疼不已。但,他又是可爱的,每天早上会有礼貌的跟老师问好!会做老师的小助手!虽然,也经常闯祸…但是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过程中并不能自我意识到什么行为是危险不对的,什么是安全的。作为老师,应该多站在他们的高度去看待他们奇奇怪怪行为,并悉心教导,大吼大叫反而会适得其反。还有一些幼儿的自控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受到批评后,便“破罐子破摔”,形成“犯错误,挨批评,忘脑后”的思维定势。
所以,我们要善待孩子的“墨点”并加以正面的引导。宽容是相互的,我们学会宽容孩子,孩子才会去宽容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