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同龄的他选择结束这一生

        小时候总在父亲的带领下,到一家老旧的租片行理发。那是在江边上的一座矮房,后门有个长长的走廊,走廊之下是波涛汹涌的江水,我记得当初我最喜欢的就是站在那长长的走廊上,吹着风,望着水,发着呆,彷佛能够暂时忘记时间的流逝。

        后来因为外出读书的原因有很久不再去那边理发了,偶然的一天跟父亲一起去了这家记忆中的理发店。透明的玻璃门上贴着两个大红字:理发。里面的摆设简单而精致。不再是租片行了,而是茶行兼理发店。可能是因为茶行的缘故吧,干净了许多。我内心想着。熟悉的理发水味道,熟悉的江水气息。长长的走廊已不再让人出入,可能是年久失修的缘故,但依然能从现在的后门看到。夏日慵懒的风吹着我的思绪,彷佛回到了小时候,看到那个爱望着远方发呆的自己。

        已经完全记不住模样的老板依然忙碌,只不过多了一个帮手 ----他儿子。

        理发是枯燥且无聊的,所以都会跟顾客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当得知我还没娶妻生子时,老板表示有点惊讶:我儿子跟你同龄二胎都几岁啦。我只能随意搪塞。不过得知跟我同龄还是初中校友,我搜刮了一下初中的记忆,好像有点印象,但是我却没想起他的名字。如此一来二去,也慢慢熟络。

        我不经常理发,大概两个多月一次。有时候是老板理的,有时候是他理的。我喜欢他的手法,理的发更有年轻人的气息。也许是他那纤细修长的手指更适合这种精细活。晶莹的指甲加之修长的手指是一双让女孩子都嫉妒的手,高高瘦瘦的身材,给人温润如玉的感觉。后门处还建了个小水泥缸,是他用来养鱼的。夏天的时候,他喜欢就穿一件粉色的短袖马甲,露出手臂上的纹身。偶尔还会罢工,不想继承父亲的衣钵。总想着干点年轻人该做的事,该赚的钱。他父亲总是为此事骂骂咧咧。这是一个焦虑的,矛盾的二娃父亲。

        有一次去理发,他不在,金鱼也没养了,杠里的水都放干了。

        大概在今年春节前夕,听说他在宾馆烧炭自杀了。这是第二次,只是这一次成功了。只留给他妻子----一个二娃母亲一句微信留言:再见!

        他的家人发疯了似的寻找他,但一无所获。后来报警根据他开的车寻找,在一家小旅馆的厕所中找到了他冰冷的尸体。

        此时大家才知道这个外表看似开朗的年轻人竟然是抑郁症患者,而且他拒绝服药。之前也有一次烧炭自杀的行为,被发现及时,抢救了过来 。没想到时隔不久,又重新走上了自杀之路。从他遗留下来的手机中,发现他微信里有个寻死群,而且当晚陪他一起上路的,还有两个!在这安静的小农村,自杀事件无疑是一则重磅消息。

        当得知此消息时,我的内心是沉重的。甚至还逛了知乎,了解抑郁症。他拒绝服药,他的家人也许也不能理解他想要。他和他的家人都在拒绝抑郁症。张国荣,海明威,三毛等都是因为抑郁症而选择自杀。我想世人对待抑郁症应该更宽容一点,包括家人,包括自己。

        至此之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理发。上周周末,偶遇到他母亲和他妹妹带着他年幼的儿子。简单寒暄了几句。原来是乖巧的妹妹带着母亲出来散步,散心。年幼的孩子,叫个叔叔都羞涩的低下头,笑容依旧,只是人略带憔悴。隔天我便去理发了。理发店依旧很忙,依旧有人帮忙,只是是个小老头,原来是老板的弟弟。依旧是简单的寒暄几句,问的都是七大姑八大姨问的老问题。我们似乎心照不宣,有一句没一句的尬聊着,直到理发结束。

          我走出后门,望着那长长的走廊却不能置身其中,我彷佛看到了小时候也有一个小男孩像我一样吹着风,望着水,发着呆,彷佛能够暂时忘记时间的流逝。

        只是初春时期,江边的风,有些冷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夜色酒吧内。鲜花灼灼,烛光摇曳。每一张餐台都坐满了客人。 除了轻缓的音乐,几乎听不到其它的声响。 舞台上的人儿身着...
    佳茵画室阅读 202评论 0 0
  • 时间定格在我们三个人午餐的合影,真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每一个“我们仨”的故事都让人回味绵长… 午餐是和老爹、闺...
    冰凝女神阅读 264评论 1 3
  • 说这个话题其实是非常有压力的,因为在我眼中,我曾经见到过一个月赚好几百万美金的人,也见到过一个月赚一两千块钱的人。...
    Mr_小五先生阅读 3,01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