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向上成长
最近刚刚经历过一阵丧。乱七八糟的丧。
这个丧,来源于各个方面,工作、生活、自己。这种丧的感觉,就好像漫无目的的船,在海上漂,不知去往何方。又好像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向空中,没有根,不知道飘去哪里,能不能扎下根,不知道。
担心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生命。担心用力用错了方向,担心爬楼怕错了梯子。自我不接纳,自我怀疑,自责内疚,反正就是,真的崩溃了。现在想来,因为太过于执着未来的未知,而愈发感觉焦虑无力,忽视了当下的每一步。
随后,怀着丧就丧吧的心态,暂且放过自己,随缘分看些书,看些在丧的心境下可以看得进去的书。停下,但是不后退。慢慢的慢慢的,将状态拉回来一些。现在回头想来,这次崩溃,于我而言,虽不是如口腔溃疡般那种不痛不痒的小病,但算的上是一次急性肠炎吧。
发病期2-4天,上吐下泻(崩溃期:内心绞着,不时忍不住哭),然后是恢复期一个星期,慢慢补充些自己想看的书,随心所欲的看书,不强求进度不强求内容。
《爱,金钱和孩子》这本书,即偶然又必然。
偶然,樊登读书会讲过,当时听得时候觉得,不错,打开了新的认知范围。原来,经济对我们的教养方式有这么大的影响。有机会可以看看。其实心里深深知道,自己的有机会=有时间、有精力、有心情。概率不大,动力0-10分打3分。
必然,作业。作业负担让我多了一份动力,认真完成、认真对待的执念又加一份动力。
第一遍看完,无感外加些许焦虑。因为没钱。
第二遍整理脑图,低落的感觉更加复杂,迷茫、压抑、沉重。
这几个问题,无解。
1、我们为何生孩子?是否考虑清楚了?生几个孩子?是否生孩子和(如果生的话)生多少孩子是人一辈子面对的最重要和重大的决定之一。换句话说,这是一个风险很高且利害攸关的决定,所以在讨论生育决策时,用经济学方法分析人的行为(即激励推动决策的观点)尤其有说服力。
2、在政策视乎更加主导的情况下(政策教养的影响大于,经济对教养的影响),现状是政策不可控,如何养育孩子?我会采取什么方式?我对自己的目标明确吗?
这些问题,我都没有仔细审慎的思考清楚。
概览
作者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经济对教养方式的影响。采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即有实证研究、数据研究、数学建模(如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等),在时间维度(过去、现在、未来)、空间维度(世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群体)展开研究。最后得出结论:经济条件对教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激励(教育回报率)塑造了父母育儿的方式。
书中提及几个重要的概念。
1、教养方式。
书中作者采用了发展心理学对教养方式的解释:教养方式指父母用于抚养孩子的广义策略。不少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我们在后面会回顾其中的部分研究)表明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很重要,换言之,在不同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会拥有不同的偏好、态度和技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黛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对发展心理学中的教养方式理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鲍姆林德识别了三种主要的教养方式:专断型(authoritarian)、放任型(permissive)和权威型(authoritative)。[4]我们接下来将简要介绍这三种教养方式。
心理学解释教养方式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经济学解释为何父母会采取这个行为。1、专断,是指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并且对孩子施加严格控制。如:我们儿时。
2、放任,遵循一种自由放任的方式,让孩子自主决策,鼓励他们独立。极端是,忽视型父母。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自由主义父母来替代。
3、权威性:权威型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采取了折中手段。像专断型父母一样,权威型父母试图影响孩子的选择,但不是通过命令和约束,而是通过说理和努力塑造孩子的价值观来达到目标。用鲍姆林德的话来说:
权威型父母试图以理性、问题导向的态度引导孩子的行为。他们鼓励交流上的互相让步,和孩子分享他们的方针背后的道理,当孩子拒绝遵循时征求他的反对意见。自主意愿和遵守纪律被认为同样重要。因此,父母在孩子和自己发生分歧时对孩子施加坚定的控制,但不完全限制孩子。父母强调自己作为成年人的观点,但也认可孩子的个人兴趣和独特的行为方式。权威型父母既肯定孩子目前的行为,但也为未来的行为设定了标准。父母使用理性与权力,通过规律的塑造和思想的巩固来达到目标,并且不基于群体共识或孩子的个人愿望作出决定。
同时,父母关爱孩子的方式又分为父爱主义和利他主义。父母的利他主义的关键特征在于对孩子的完全共情。父爱主义的父母不仅仅关心孩子的福利,还从成年人的视角权衡孩子行为的利弊。因此,父爱主义的父母时刻准备着做出可能减少孩子当前的幸福感、但他们判断符合孩子长期利益的代价高昂的行为。
如果父母总是准备着采取对他们成本高昂(无论是金钱意义上的还是他们内心的不悦)但能够增进孩子整体福利的行动,我们定义他们为利他主义父母。[22]在这里,孩子的“整体福利”不仅仅意味当下的快乐,而且意味着享受未来的快乐或成功。父母的利他主义的关键特征在于对孩子的完全共情。
正如利他主义父母,父爱主义父母也关心孩子,但他们相信有时孩子的自主权应该受到限制,这是为孩子好。这是因为父爱主义的父母对什么对孩子有益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并且这些看法可能和孩子的看法相左。因此,父爱主义父母可能会反对他们孩子想要做的事情,并且试图影响孩子的行为。父爱主义的父母不仅仅关心孩子的福利,还从成年人的视角权衡孩子行为的利弊。[25]因此,父爱主义的父母时刻准备着做出可能减少孩子当前的幸福感、但他们判断符合孩子长期利益的代价高昂的行为。
2、育儿陷阱
经济学家用“贫困陷阱”(povertytrap)来描述贫困同时是一个人或社会无法摆脱的持续的糟糕结果的原因与结果。对于中产阶级,这种影响可能是最大的;而对于顶层或底层,感觉无论自己做什么,孩子的路径已经确定了的人来说,这种影响可能是最小的。这一讨论的结果是,不平等加剧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社会中的育儿差距。反过来,育儿差距将产生更多的不平等。这预示着下一代之间机会差距日益扩大的令人不安的前景。育儿差距变成了育儿陷阱。
即使假设双胞胎父母对孩子的爱与独生子女父母的一样,多孩家庭更紧的约束也导致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差异巨大。
本章描述的事实说明,除了收入、财富和教育方面的不平等,还有在不同人群之间增长的“育儿差距”。在某些方面,这样的差距可能成为一个闭环中的链条,让一些家庭从繁荣走向繁荣,而另一些家庭却从贫困走向贫困。换言之,育儿差距可能是“育儿陷阱”的根源。
更密集的、成就导向的教养方式可能现在在其他方面占据优势的群体中已经成为某种习俗。比如,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更有可能共同抚育他们的孩子,在育儿上花更多时间,并且采用有利于孩子在社会上立足或提升阶层的教养方式。与之相反,在已处于弱势的家庭中,父母面对着越来越紧迫的约束,这些约束让他们无法采取同样的成就导向的做法。因此,育儿差距增加了来自弱势背景的孩子所要面临的挑战,同时也可能成为社会流动性的一个障碍。
总的来说,不平等的加剧增加了育儿的利害关系,但它对社会阶层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于中产阶级,这种影响可能是最大的;而对于顶层或底层,感觉无论自己做什么,孩子的路径已经确定了的人来说,这种影响可能是最小的。这一讨论的结果是,不平等加剧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社会中的育儿差距。反过来,育儿差距将产生更多的不平等。这预示着下一代之间机会差距日益扩大的令人不安的前景。育儿差距变成了育儿陷阱。
3、教育回报率
我的总结
总而言之,这本书从经济学角度,阐释经济对教养方式的选择,是个有力的因素。也就是说,经济激励塑造了父母的育儿方式,父母对孩子的未来抱有什么期待(这又取决于父母对未来的认知),就会如何采取行动(行为动机理论)。外在力量--经济环境、政策、文化等,内在力量---价值观、经济水平、父母的知识技能等,都将影响教养方式的选择。
从经济学角度解释,关键因素是:教育回报率,时间。金钱等,父母的认知及父母对未来经济、未来政策的认知。
同时注意,在政治、经济相悖是,政治的力量视乎更有力。
启发或心得
1、内卷,教育回报率
不禁联想到“内卷”。近期的新闻,教育内卷化,职业内卷化。
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内卷化一词最早出自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的《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
最近新闻:985 毕业生自称“小镇做题家 ”、清华北大的博士都只能入职街道办、房价涨得比工资涨得还快。而且一旦你决定留在卷里,就只能一层又一层地卷下去,不然你就会被更卷的人所淘汰。
书中反复提到:教养方式的关键因素:(1)孩子未来的收入水平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成功{{可以看成教育回报率}}。(2)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程度。(P10)
可见,教育回报率是重要的指标。
然而,投入时间、金钱,回报的是稳定的不算高的工资,如何衡量?前期的高投入还有意义吗?如果没有,放任吗?放任恐怕情况会更加严重。
如果说看入职街道办,目的是改变社区、改变世界,这个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回报。如果是看中稳定,如何衡量这个投资回报率?寒窗苦读的意义在何方?
在看看美国,而某些发达国家内卷的现象较轻,是因为阶级已经固化。不好意思,你连卷的空间都没有。虽然逻辑上有点像“ 996 ”福报论,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如美国,书中有提到。
所以,内卷化的现状,我们如何选择我们的教养方式?
2、竞争高风险的高考+高考状元大多家里父母工作稳定时间多
3、P194 慈爱的父母希望让kid为未来的世界做好准备。我们认为父母对子女未来际遇的看法取决于社会和经济变化的速度。
4、生不生,有没有想清楚?
P274是否生孩子和(如果生的话)生多少孩子是人一辈子面对的最重要和重大的决定之一。换句话说,这是一个风险很高且利害攸关的决定,所以在讨论生育决策时,用经济学方法分析人的行为(即激励推动决策的观点)尤其有说服力。
最震撼或感慨的
生几个生不生,生的目的是什么?这么重要的决策行为,我没有考虑的十分清楚。
为什么生呢?顺其自然就生了。
为什么生两个呢?为了陪伴。自己自恋的将自己为满足的期待,孤单,投射到嘻嘻身上,希望她可以不孤单。
计算过成本吗?简单粗暴,简单的说,没有。简单的认为,穷有穷的过法,富有富的过法。但是,近期了解的越多、学习的越多,越发对未来进行担忧。
哪怕是采取简单粗暴的预算:私立幼儿园的费用,私立小学的学费,生活费,学习班的费用,后续出国的费用。哪怕简单的计算学费,一年都有10w,还没有加上我和爱人的生活开支。再往后计算越加胆颤,年老后我们的健康支出、孩子国外的学费支出、国外的生活成本~~~没有一项是小数字。
学习的目的之一在于,预测问题。所以,接纳自己近期的担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发现问题,还是早的。我还有时间去挣钱。
单从经济学角度的成本计算,不免想到上回的问题:如果时间倒流,你还会生孩子吗?为什么?
凭感觉回答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会的呀。因为,顺其自然。怀孕顺其自然,生,也就顺其自然。因为,不论曾经自己是多么的不喜欢孩子,但是,当有个小生命和你共同心跳,你可以环抱ta爱护ta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是爱ta的,我会像当时父母对我的爱一样去呵护陪伴她。因为,现在,和孩子在一起时,我仍旧不后悔呀。喜欢这样陪着他们,喜欢在生活的点滴中,他们带给我的温暖与欢乐;喜欢因为他们的到来,带给我的成长。我曾经写过一句话,感谢嘻嘻,因为嘻嘻的到来,我才长大。林老师说过,你终究有一天会感谢自己。最初不理解,为什么我会感谢自己,后来曾经某一阶段,我认为我懂了这句话,我是感谢自己的,感谢自己算不上努力的行动。但是现在,我又回到感谢孩子的阶段。
因为在和孩子的互动相处中,我越来越从中觉察、用心感受、看见、发现、理解、调整、学习、行动、反思,即看向他又觉察我,即理解他又认识我。这个过程不舒服,会迷茫、自责、内疚、崩溃、焦虑、自我怀疑,也会愤怒、生气、暴躁;但是回过头想想,虽然不享受,但是经过历练和锻造,我更加喜欢经过成长的自己。也更加爱、接纳。欣赏这个独特的孩子。可能是所谓的成就感?幸福感?
如:嘻嘻早起,哭。如:嘻嘻的脾气。
看完这本书,计算后成本,实话实说,我有点犹豫,进一步说,是害怕。更大的可能是,我会选择生一个孩子。
5、做好准备了吗?
“P194 慈爱的父母希望让kid为未来的世界做好准备。我们认为父母对子女未来际遇的看法取决于社会和经济变化的速度。”
我对未来的认知是:
未来,变、不可控。
现在,快、日新月异。
国家,政策不可控,可见创新教育的兴起,但是犹如星星之火,何时燎原?中国高考制度,如书中而言,竞争与高风险考试。教改何时执行?未知。
社会,家校共育、智能AI学习,线上学习。
个体,什么是不变?什么是变?一切都在变,唯有意义不变。
我,独立意识的灵魂。合作、健康、利他。意义的来源。存在主义,本来就是虚无。人是通过与人事物建立联结,产生意义。所以要联结、合作。
健康,没有身心的健康,一切皆为泡影。
何为成功,你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或者换句话说,教育回报率,你会如何计算?你好他好世界好。对社会要做出点留下点什么,才不枉走一趟。
这辈子,多连接,为外界(他人、世界)有点小小的帮助,就可以了。可以是影响了一个人,可以是有一个思想被人接受,可以是帮助了一个人,如程浩。什么也没有留下,留下了一点思想。犹如墨西哥的电影提到,这个人什么时候死去?世间没有人记住他的时候。
所以,结合自己,对自己逐步认识,结合自己的经济状态,结合国家的政策情况。我会选择权威的教养方式。虽说,权威,将自己的价值观输入引导给孩子。但是,随着自己的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信念、疆界逐步打开,我的价值观难道不是好的嘛?
政策方面:我选择了私立创新教育,家校、学校、同伴是好的,这是我用自己的经济选择了一个小小的桃花源,将他部分独立于现有鸡娃或者补习政策、竞争政策、高风险独木桥之外。
剩下的就是调整时间和进钱了。所以,加油吧。
这是可控的部分。
不可控的部分。
政策之下,如何突围,四个字,洗洗睡吧。当然不是。
还是突破自己围。框架,信念,疆界。~~~~
不是非此即彼,不是非黑即白,可以三赢。
努力向上生长。认清认识自己,我和自己越发一致和重合。
对外,提升能力,转为经济实力。好好的过。
就这一辈子,相互迁就,别埋汰了。尼采说过:当想清楚了想过何种生活,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所以,努力向上生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