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堂课,走到了哪一步?

人生苦短,也就几十年,从出生渴望父母的爱,走进婚姻期盼夫妻恩爱,孩子长大成人总该回报自己吧?到头来发现:自己爱自己最靠谱。

现实呢?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苏敏曾经也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爸妈恩爱,自己就是爸妈的小棉袄,尽管当时物资匮乏,即便家里只有一个鸡蛋也绝对是苏敏的。

打破这一切的是弟弟的出生,爸妈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弟弟身上,苏敏只能跟着奶奶住,供应的肉、蛋和白面优先弟弟。

那一刻苏敏自我宽慰:爸妈不是不爱自己,只是爱弟弟多一点而已。

为了引起爸妈更多的关注,苏敏学习上特别吃苦,希望用成绩换得爸妈的爱,爸妈不过敷衍一句:“还行。”

那一刻,苏敏才真正感受到:爸妈真的不爱自己了!


一路求学、工作、相亲、结婚,苏敏还算顺利,自己做财务,老公做技术,双职工家庭收入稳定。他们像大多数夫妻一样生儿育女,儿子的出生让苏敏觉得自己的人生看到了希望。

意识到父母不爱自己,苏敏更多的精力和财力都用在小家庭上 ,给儿子好的教育,家里的房子也置换成大三居。

儿子到外地读书,家里突然清静下来,苏敏感到特别不适应,老公倒是无所谓。

有一段时间,苏敏感觉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医生怀疑她有肺癌,建议到上一级医院检查,老公陪着去的。

偶然的机会苏敏听到老公和婆婆打电话,隐隐约约听到什么人钱两空之类的的话,那一刻苏敏内心一阵悲凉:“这就是同床共枕的男人?”

所幸,检查结果苏敏肺部只是长了个囊肿,药物治疗,暂时不用手术,定期复查就好。

回到家,苏敏对经济上的掌控相对严格了。


儿子大学毕业留在外地发展,工作稳定后和对象的感情成熟,也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

给儿子买婚房的时候,老公建议:“给儿子付30%的首付,让她自己还贷。”

苏敏坚持多付点:“多付点首付,儿子的压力就小一点。”其实,也有私心,儿子是自己生的,会靠谱一点。

苏敏和儿子一直沟通不错,逢年过节儿子也会送个小礼物,贵贱无所谓,那份心意到了就好。

可是,儿子结婚后更多的精力经营自己的小家庭,和爸妈沟通更像例行公事,再也没有了以前的亲密无间。那一刻,苏敏明白:“儿子终究不是原来的儿子,他有更爱的人……”明白这个道理,苏敏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退休手续办下来,老公还在工作状态,苏敏选择再就业,到一家私企继续做财务工作,待遇和退休工资差不多,退休工资不动,再就业收入维持生活。

此时,苏敏也和老公明确分工:家务平摊!

“这些年不都是……”老公想说的是,“这些年不是你在做?”

“我做家务有点力不从心,要不然咱请钟点工吧!”苏敏和老公商量。

“不合适吧!”老公不习惯陌生人到家里。

“那就更新设备。”苏敏显然有备而来,“装上洗碗机,扫地机器人安排上,买一台洗衣烘干一体机。”

这些老公照办后,苏敏又提出新要求:“你采购,我做饭。”

老公这些年当惯了晒手掌柜,哪能和柴米油盐酱醋茶打过交道?每月给苏敏转3000元生活费图清净。

苏敏给自己报了瑜伽班,每周过去上两节课,平时晚上在家自己练习。休假时背包外出旅行几天,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目前,苏敏口袋里有存款,注重锻炼,有偿劳动,有空就出去旅游放松心情。


人生要学的功课很多,到一定的年龄我们必须学会这四堂课:

人生第一堂课,接受父母不爱你;

人生第二堂课,接受伴侣没有那么爱你;

人生第三堂课,接受子女长大后更爱自己的另一半;

人生第四堂课,学会自己爱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