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同学在学校里是业务骨干,虽然也快要四十了,开课什么的少不了她,加班什么的任劳任怨。问题是,现在怀了二胎(老大好像有问题,才打算要老二),几次体检严重不达标,让她请假休息,却说是单位人手不够,领导管得紧,不能请假。医生已经发火,让她住院休息了。她老人家还每天上午挂水,下午去学校转一圈,把本子带到病房批改。
听了这事,真心只想说,不作就不会死。
什么领导不批准假,什么代课老师不改作业,什么获得了证书奖状就不好意思?这些都是借口,当你破浮沉舟,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就不会有这么多牵绊。
单位少了谁,都能运作得很好,地球上少了谁,都照样转的正常。和平年代里,教师也不用牺牲自己,成为丰碑一样的人物。
每个人首先应该把自己安顿好,你若安好,便是天下太平,你若苦死,天下盛世又与你何干?
对于这种,因为不能拒绝别人,而让自己活得像苦情剧主角的人,只能说:你的人生你做主,再不改变,累死的就是你自己。
自己选择了这种活法,当祥林嫂一样整天说也无济于事,白白让别人听了心累。
02
这位同事的另一个同学,同样是一所外国语小学的顶梁柱,被查出身体好几处毛病,需要终身服药之后,已经和校领导谈了不当班主任,只教副科,虽然学校开始不答应,做了很多次工作,劝她之前的成绩取得不容易,应该继续努力。奈何此人心意已决,坚决要求,现在很轻松,身体很多问题都明显好转了许多。
也有的小夫妻,明明知道家里的老人家很强势、霸道,生活习惯与自己格格不入,可是没有界限感,管的还多,要卖了房子,帮助还贷,搬过来一起住,心里发毛,却没有明确拒绝。
结局是自己的日子不会好过,天天想到回家就不开心,矛盾连连,小孩教育不好,夫妻感情也受影响。可是,这时,请神容易送神就难了,住一起想再找理由分开,难免要撕开脸,关系只能更加糟糕了。一开始就拒绝也不会开心,但是总比最终的结局要好。
小学课本里,口语交际就有《学会拒绝》,能够拒绝别人其实是一种能力,一种原本先天有,可是被人为扭转,社会道德观绑架后又要纠正回去的能力。
03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初次有了自我意识,当有了好吃的,别人要,我们不给的时候,被批评为这个小孩太自私,于是要求学会分享,学会心中有他人。我们知道要为集体谋福利,要舍小我,为大家,要学习各种无私的英雄人物。
这些没有错,只是凡事有个度,在不犯法,不违规,不伤害到别人的情况下,尽量让自己活的舒心、愉快,才是符合人性的事情。
一个人总是处在一种极度拧巴的状态下,委屈自己,成全别人,最后不是被压抑的倒下,就是会用另一种不良方式爆发,还是会伤了自己,累及他人。
同理,我们在对待孩子时也一样,有时允许他们自己拿主意,允许他们适当回个嘴,也许更加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
如果被追求时不喜欢对方,应及早拒绝别人,以免造成误会,耽误别人时间。
如果被请求帮忙,实在力所不能及,应婉转拒绝,啥忙都帮,会把自己累死。
有时不能拒绝,其实并不是外界有怎样的环境,而是我们心并没有真正的放下,当自己明确的知道需要什么,不能接受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一定会有能力对一些人,一些事说: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