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来自本人订阅号 小小的成长之路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以青年与哲学家对话为形式,用哲学思维探讨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实用性书籍。
作者之一“岸见一郎”是一位哲学家,致力于研究专业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多年,他提炼出的阿德勒心理学是一套非常有积极作用的、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论”,是可以引导每个人走向幸福的“工具”。
我手头有三本阿德勒的理论书籍:《自卑与超越》、《你一定要知道的人性》、《儿童教育心理学》,翻看了几遍,“所有的字都认识,却不知道说的什么”,对比一下,除了“目的论”以外,根本不可能提炼出作者这么清晰、精辟、富有逻辑性又很实用的理论, 这本书也可以算是岸见一郎关于“个体心理学”的“学后感”,不禁感叹:“听学霸一席言,胜过自己研究一整年”!
01
关于“原因论”与“目的论”
一个多年躲在自己房间里不出门的年轻人,只要踏出房间一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很可能是因为受到父母的虐待或者在学校或者职场受到欺侮而留下心理创伤,无法适应社会。这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理论的解释,他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
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却不这样认为。它否定这种“原因论”,认为经历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它认为年轻人是为了“不出门”这一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者恐惧。如果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父母会非常担心,这就可以把父母的关爱集于一身,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另一方面,哪怕踏出家门一步,都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成为平凡或者逊色于人的平庸之辈,而且没人会重视自己。这都是闭居者常有的心理。
总之,人的不幸、不改变,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无论之前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人生的是“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竞争
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自卑感就是竞争的结果。是竞争就有胜负之分,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常常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就会随之产生。
站在竞争的角度看待人际关系,把别人的幸福看成自己的失败,从而无法祝福别人。
个体心理学认为,如果能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那么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
阿德勒心理学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虽不同但平等。
批评和表扬,这两者都属于不平等的纵向关系,它们背后的目的是操纵。
自由
解决人际关系的入口是课题分离。人生课题的分离可以带来自由。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起因于对别人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他的课题的妄加干涉,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最终的承担着不是父母,而是孩子。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加以守护,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给予帮助,在孩子没有求助时不可以指手画脚。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勇气
活在别人的期待中,选择被别人认可,不想被任何人讨厌,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就选择了一条不自由之路。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这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的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
想走向自由之路,就需要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被某人讨厌,这是行使自由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人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毫不在意别人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这些代价,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幸福
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需要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价值”、“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平静接受“无法改变的”,有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
他者信赖,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无条件信赖他人----他人的背叛是他自己的课题。
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信赖他人”——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可以剪断关系——这是自己的课题。
他者贡献,对作为伙伴的的他人给予影响、做出贡献。他者贡献并不是自我牺牲——相反,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给予警示。
它不是舍弃“我”而为别人效劳,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他者贡献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即“贡献感”也可以。所以,幸福即贡献感。
活在当下
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以为看到了些什么。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那么就是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以“他者贡献”为指导,就不会迷失。
阿德勒心理学理论让人获得力量: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的,只能靠“我”来改变。
用阿德勒的心理学理念来生活,我们眼中的世界将会发生改变。就类似于常年近视的人初戴上眼镜时的冲击——原本模糊的世界轮廓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连颜色也鲜艳了许多。而且,不是视野的一部分变得清晰,而是能够看到的一切世界都变得清晰起来——这个关于眼镜的说法我刚刚体验过,太有同感了(点开链接可看10多年没戴过眼镜,双眼近视350~500度的人,戴上眼睛之后……),真想和岸见一郎先生隔空击个掌!
02
启迪
关于原因论 这段时间一直在用原因论去追溯、解释我自己及家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结果往往背离了解决问题的初衷,总是陷入对原生家庭的责难的深渊中而不可自拔。其实是为自己的失败找了借口,对自己的精力也是一种消耗。
需要做的功课就是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行为、思维模式等,这需要一颗清醒的头脑。
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什么样的意义”直接决定了我的生活。我所谓的“过去”,是自己赋予了意义的过去,换一个积极的视角看待过去,重新赋予其意义,那么,过去是可以改变的。
父母对自己态度蛮横、没有耐心不是我们粗暴对待孩子的原因,我们是不是因为自己对孩子蛮横、没有耐心,才找出并夸大了原生家庭的伤害,来安慰自己的粗暴行径——我这样做都是因为父母,他们当年要是温柔对待我,我就不会这么对待孩子了。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可不可以认为过去父母对我们并没有记忆中那么粗暴,能不能回忆起更多温馨的时刻,重新定义对父母的刻板印象?
关于人生课题 如果家长都认可“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家长过度参与就是干涉孩子的课题”并严格实践,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就不会出现类似“辅导作业气出心梗”、“反捆双手辅导作业”等诸如此类之怪现状了。
关于自由 上中学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了自己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活在别人的期望中,经常被别人塑造。这是一种很分裂的感觉,下决心不再在意别人的看法,经过了很多年的练习,好了很多。以前很不理解“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作者,随着年岁的增长,终于可以感同身受了。
关于竞争 学生时代经常有人制定学习计划,写到下次考试的目标是:“超过某某”,我去年看到一中学公众号文章里也在宣扬一个新同学的学习目标:希望上了这所学校后成绩可以超过自己昔日的同学——他去了另一所学校。孩子的成绩不是跟过去的自己相比,而是关乎另一位同学,另一所学校的竞争。真是教育的悲哀,社会的悲哀,国家的悲哀!
孩子们从小就被宣导“竞争”——纵向比较,这种逻辑下,别人的成功常常通常着自己的失败,也怪不得大多数人都很难祝福他人。如果学会了用“横向关系”看待他人,把他人看成自己的伙伴,我想,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会少很多,我们的人生也会更加幸福。
关于勇气 总有一些人因为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让别人看不惯,甚至“讨厌”,而被讨厌的本人却依然看起来很潇洒。“坏”女人为什么还能很幸福?这个被讨厌的“坏”字,即是“她”幸福的代价。
对于我来说就是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以前很怕改变,想追求稳定,害怕失去当前拥有的东西,始终没有下决心卖掉市区的老房子。
当终于走出恐惧,迈出了这一步,随着一次次搬家,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拥抱改变,享受改变带来的乐趣。
关于幸福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些关于理解“共同体感觉——获得幸福的秘密”的实践需要长期的练习,有人说,“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掐指一算,还得16年多的时间来修炼...
幸福是一个值得花上一辈子时间去学习、实践的课题,让我们不断求索、前进!
欢迎关注本人订阅号 小小的成长之路 相互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