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三

苏东坡写下了书法史上著名的《黄州.寒食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早年,这部书法作品被日本的一个富商收藏,那时候发生了关东大地震,60岁的老人(收藏者)冲进房子抢救出这部作品。

公元1082年,苏东坡在黄州过第三个寒食节时,他写下了《寒食帖》。他将一个流放诗人的沮丧与憔悴写到了极致。18年后,《寒食帖》来到了黄庭坚的手上,他写下这样的题跋,"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二人之间有一段有趣的对话,黄说“你的字好像石压蛤蟆”,苏说“你的字如树梢挂蛇”。

公元1082年,年轻的米芾来黄州看望苏东坡。他在挂着的纸上画画,米芾很惊讶。苏东坡爱竹子,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有一次画竹子一笔而成,米芾就问:“为何不按着竹节来画?”苏东坡说:“你可见竹子是一节一节长的?”。

公元1083年,苏东坡于黄州见到了从南国北归的好友王定国(乌台诗案牵连人之一)。王定国的妾柔奴为他们演奏,苏东坡本以为王一行是受苦了,但没想到不是这般,所以他就问柔奴,柔奴回“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柔奴的回答触动了苏东坡的心,当即作词一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就在苏东坡将黄州当作自己的故乡,决心做一名农夫时,朝廷的调令来了,这一走便再也没机会回来。

他一生中几乎最重要的创作都在这四年的黄州生活中完成。黄州成为了苏东坡的精神地标,苏东坡也成为了黄州的文化标识。

苏东坡调离黄州的途中经过金陵,便去拜访王安石。年轻的苏东坡在王安石变法时反对过,但那是君子之争。晚年的王安石经历坎坷,亲信背叛,变法失败,痛失爱子,隐居金陵不问世事。但是他很关注苏轼,有一次有人告诉他“苏轼又喝醉了,写了一篇文”,王安石说 “那赶紧拿来啊。”当时是黄昏但还每到掌灯的时候,他就借着黄昏的光,边看边说“苏轼真是人中之龙啊!”
王安石听闻苏东坡过金陵,急忙赶往河边迎接,二人一笑泯恩仇。宋人在才华上彼此的认同度是非常高的,政事上的一些不和是第一层次的,并不会影响他们的私人关系。

“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王安石说苏轼。

宋朝的文学氛围自由开放,文人雅士喜欢聚在一起交流文学思想,分享心得体会,是难得的文学盛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集《雪泥鸿爪》 一道美食,蕴藏生活智慧。东坡肉It's very delicious。 明月几时有。一...
    林香砌阅读 31,185评论 4 54
  • 苏轼的悲惨人生,在乌台诗案后就正式开始了。 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东坡由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他作《湖州谢上...
    墨染霜林的全哥阅读 438评论 0 4
  • “我们结束吧。”一个高挑清瘦的女孩说着把一个盒子塞给对面的男生。 “为什么?”男孩高高帅帅的,表情有些沉重...
    山三阅读 605评论 4 2
  • 今天读了《怎样讲好一个故事》中马克.克雷写的文章---未讲故事而做的采访:10个窍门。文中列出要完成一篇可读性很强...
    入定阅读 199评论 0 0
  • 2017年11月22日,失业第22天......就像盛夏的雷雨,我被裸辞淋成了落汤鸡,甚至都不知道躲雨。呵呵,也好...
    要健康鸭阅读 197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