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背水一战的勇气?

处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类往往有个通病,即总想得到更好的,害怕错过最好的。买东西时我们常常货比三家,因为性价比;做选择时,我们常常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因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小到买衣服时颜色的选择,大到人生分岔路上的抉择。于是乎,很多人称自己有“选择恐惧症。” 其实主要在于我们的心态和对待事物的得失心。

古人云:过了这村,就没了这店了。我们一方面不想失去当下所拥有的,另一方面又想得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更美好、更合适的事物。于是,我们开始纠结,思量着如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也因此导致了我们对可能失去的事物的留恋和对未知的恐惧或渴望。一部分人会因此失去前行的勇气和自信,因为他们害怕最后落得一无所有,因此他们宁愿停留在当下的情境,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太可能得到比现在更好的东西。而有些人则逐渐不满足当下的情境,一心念想着前方可能存在的更具诱惑力或更出色的东西,但却没有勇气走出那一步,于是他们常常悔恨过去,比如“如果当时我……,现在我就……。” 剩下的一部分人,则是坚信自己有实力可以找到他们心中真正想拥有的东西或是想要实现的目标,因此勇往直前。


这三中不同的行为模式和心理,不由地让我想到了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他们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的人往往更会选择有一定挑战难度,但并不完全没有可能成功的任务,他们敢于承担失败的风险,并且在失败时也不会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反之,避免失败趋向的人则倾向于选择非常难或者非常简单的任务,这类人往往在失败的时候容易怀疑自己,害怕自己的良好形象在他人心里的破灭。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跟现任在一起的时候,因不满足现任的某些行为或是自身的某些需要没有在这段关系中满足,往往会念起前任,会对下一任存有很多幻想。而为什么很多人明明非常不满足当下的关系或是他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当下的关系是十分糟糕的,他却迟迟不肯离去,舍不得放手?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在这段关系中的大量的长期的投资,即沉没成本。另一方面,即便是处在另一段关系中,有些本质问题还是可能存在,比如自身的暴脾气、不当的消费观等,有可能还比现在过得更糟糕。在这浑浑噩噩过日子中,后悔已为时已晚。

无独有偶,在工作中也是屡见不鲜。我在读研和教成人英语的时候,可以常常见到,有那么一部分在放弃了十几年的工作领域,转向一个完全陌生、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多关联的领域。也有一些人,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资本之后开始自主创业。我常常由衷地佩服他们的勇气和信念。毕竟,在他们这个三四十岁的年纪,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非常需要勇气的。毕竟一旦失败,巨大的家庭开支、赡养费用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写下这篇文章的初衷,是自己收获的心得,也是对自己的鼓励,并不是唆使大家盲目地向前,毕竟人的欲望永远都无法得到真正地满足。在某些情境下,放弃也可以成为一种获得。在为数不多的几个月里,能够把握住机遇。在这段时间里,我无数次迷茫过,也无数次想要向生活妥协。但面对当下巨大的诱惑,经过几天强烈的思想斗争后,我决定再次放弃难得的机会,继续向前寻找我所真正想要到达的彼岸。即便是有着人类本能对未知的恐惧,不要怕!因为走过这村,你可能遇见更好的归宿。年轻,代表着无限可能。希望所有人在十年以后,蓦然回首时,会由衷地感激这个咬牙坚持的你自己。人的一生中会遇见很多人,有的人只是过客,有的人会愿意放慢他们的脚步,陪伴你一同前行。但有些路,再黑再长,都需要我们自己渡过。所有人都可能离你而去,所有人都可能不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只有你自己会一直陪伴着你。只要有背水一战的勇气,冲破束缚的枷锁和牢笼,前方,也许就是一片海阔天空。

在此祝愿所有勇往直前、负重前行的追梦者能成为我们终其一生想要成为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