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空闲的时候,便会读沈复的《浮生六记》。看不懂文言文的自己,即便这书读起来略吃力,但却满怀感动。还记初中时,便学过沈复的《童趣》,而这篇文也正是摘自他的《浮生六记》。“余忆童稚时……”,课文早已忘大半,但却唯独未忘这五个字,想来我也该对儿时的事和人做点略记才行。估摸着现在的自己,也只能做点略记,因为儿时太多的回忆对于现在的自己而言,只剩下些模糊片段。怕岁月再增长时,自己会忘却儿时的人与事,所以趁还有点模糊片段,做点略记。但愿老时,再看这些略记时,还能忆儿时往事。
下面,都是些儿时的事,也都只是些片段,就当趣味小短文读下也好。
(一) 心愿瓶
曾在大学时期,用“小苏”的角色,记录点儿时事。感觉《心愿瓶》这篇文挺有意思,于是便将其稍作修改,摘录到本文当中:
小苏八岁有天,第一次认识到了心愿瓶。小苏的好友跟她说,可以把心愿写在纸上,然后塞到心愿瓶里,再找个地方埋起来,有天愿望便会实现。那天,小苏的好朋友,把自己珍藏之一的心愿瓶送给了小苏。收到心愿瓶的小苏,兴奋不已。上课时,小苏的心思早已不在课堂上,而是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发呆,她在想该写些什么心愿塞到心愿瓶里呢。
小苏想了很多心愿。她想要个爸爸妈妈迟迟不愿给她买的芭比娃娃;她想要爸爸晚上给她讲故事的时候能够讲久点;她想要妈妈不要再因为她成绩差而不断责备她;她想要在体育课时,好友不会因为她不会跳橡皮筋而将她晾在一旁;她想要老师上课时,能对自己微笑下;她想要坐她后面的小男孩,不要在上课时老扯她的头发;她想要邻居家那本关于小豆豆故事的书……
自从收到心愿瓶后,小苏就没有停止思考过自己的心愿。小苏问过那个连老师都夸知识渊博的好友,心愿瓶能否塞很多个心愿呢?那个好友听了小苏的问题,就一个劲地摇头,然后一本正经说心愿瓶塞那么多心愿,埋起来话,就会沉下去的,然后愿望就不能被实现。小苏对好友的话,似懂非懂的,但也明白,心愿瓶只能塞一个心愿。
可小苏有好多心愿,她不知道要塞哪个心愿会好。于是小苏就每天携带着心愿瓶,她准备等想到最好的心愿后,便马上写下来,然后塞到瓶子里去。
有天晚上的时候,爸爸妈妈因为工作要晚上加班,便叫来邻居的姐姐陪小苏睡觉。晚上睡觉时,邻居姐姐又给小苏讲起了《窗边的小豆豆》的故事。小苏好喜欢小豆豆的故事,也非常羡慕小豆豆的学校。小豆豆在一个是用公交车做的教室里上课,那里的校长很和蔼,那里的老师都会每天对小豆豆微笑。小苏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学校,教室里都是密密麻麻的桌子,校长每天早上会站在校门口检查同学是否戴了校牌,没戴校牌的话就会被校长的大嗓门吓个够呛的。小苏就有次忘戴校牌,站在校门口,被校长批评了很久。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时,校长那喋喋不休的话才停止,才准许小苏到教室里上课。也就是那天后,小苏上学时再也不会忘记戴校牌。小苏的老师不会对小苏微笑,因为小苏没有别的同学那样聪明伶俐,也没有别的同学会说讨老师喜欢的话。小苏曾在教室门口,看到过老师对那位知识渊博的好友微笑过。那时,小苏觉得老师的微笑真美,所以她多么希望老师能够对她微笑。
小苏听着邻居姐姐讲的故事,可思绪早已飞远。突然,小苏从床上爬起来,跳到自己小书旁,打开抽屉,拿出心愿瓶,然后抽出里面的小纸条,握着小铅笔,郑重其事的在纸上写下:“我希望自己成为小豆豆。”
写完,将纸小心翼翼地塞到心愿瓶里。然后央求着邻居姐姐陪她到楼下的花坛,然后把心愿瓶埋起来。执拗不过小苏的请求,邻居姐姐便拉着小苏,到楼下的花坛中。到了楼下的花坛后,小苏小心翼翼地将心愿瓶埋好。埋完后,像电视里那些做祷告人那样,对埋着心愿瓶的地方郑重做了次祷告。直到邻居姐姐催促小苏回家,小苏才恋恋不舍离开花坛,回到家中。
那晚,小苏做了个梦,梦里她是小豆豆。校长和蔼可亲,老师每天都会对她微笑笑,妈妈不再苛刻她的成绩,爸爸每天晚上讲故事会讲的很久。
(二)养鸭子
前段时间,跟几位好友,聊起养动物的故事。我说不曾真正养过一只动物,倒不是自己不爱动物,只是幼时养死过一只鸭子,让自己至今不曾忘却。为了避免再有动物被自己养死,所以就干脆不去养任何动物。而现在写这么一段片段,也算是悼念那只曾被自己养死的小鸭子吧。
估摸着,应该是在七八岁的时,用省下来吃早饭的钱,在校门口买了只小鸭子。将小鸭子带回家时,我妈就说我一个毛毛躁躁的小孩,定会养死这只小鸭子。可自己偏不信这个邪,然后找了个小盒子,在盒子里塞了点旧衣服,就当是给小鸭子安个家。而那时,每天放学的时候,就特别希望能够早点回家,然后看看小鸭子,给它倒弄点吃。
有天,看到那只小鸭子全身脏兮兮的,想着应该要给小鸭子洗澡。于是,便在自家的洗衣台放满了水,打算给小鸭子好好洗个澡。记得很小的时候,在夏日时,妈妈也曾在这个洗衣台给自己洗过澡。妈妈会在我身上涂满香皂,然后用水将我慢慢冲洗干净。然后洗衣台的水池,就会有着各种泡沫,自己也会一边倒弄着泡沫,一边嘴里念念个不停。我想着给小鸭子洗澡的时候,也应该要有很多泡沫才行,这样小鸭子洗澡就会快乐。可是鸭子这么小,用香皂涂抹它,难以会让水池有泡沫。于是那时脑洞大开的自己,在洗衣台的水池里,放了好多洗衣粉,用手不停搅拌着水池,于是洗衣台那个水池便充满着泡泡。看到充满泡泡的水池,自己便将小鸭子放到洗衣台水池当中,还不停的用手将水池里水往小鸭子身上拨。
估摸着大约有半小时左右,小鸭子突然不叫了,看起来有点病怏怏。我以为小鸭子饿了,还用手拍了拍小鸭子的脑袋,想让它叫一声,可是它无任何反应。于是自己便赶紧用清水给小鸭子重新干净,然后捧着小鸭子跑到妈妈那,气喘吁吁问她:“妈妈,妈妈,为什么这只鸭子不叫了。”妈妈看了看这只鸭子,然后问我对它做了些啥。我便将自己用洗衣粉给鸭子洗澡的事一股脑儿的跟她讲。记得那时,妈妈摇了摇头,跟我说道这只鸭子定是喝多了带有洗衣粉的水,然后要“中毒”而亡。我不信这个邪,于是拍着小鸭子的身体,想让它把有洗衣粉的水吐出来。还想到给小鸭子多灌点清水,然后能够稀释掉它肚子中的洗衣粉水。可是,无论当时我怎么做,那只小鸭子却毫无反应。我把小鸭子放到它窝中,想着自己明天睡醒后,还能够听到它的叫声。
但是,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小鸭子走了,也彻底不会叫了。打那以后,我也再没有养过任何动物。或许,小鸭子应该不会记仇我用洗衣粉的水给它洗澡。但愿,它不会记仇。
(三)分硬币
幼时,家中经营着电器小作坊。父亲一直在外跑生意,母亲则是跟雇来的工人一起装配电器产品。那时,小作坊生意忙的时候,母亲便来不及顾到我和弟弟,就会给我们甩几个硬币,让我们用这钱买点零食吃。
应该是在我五岁时,弟弟三岁时,那时我已认全硬币的购买价值,而弟弟还只能用硬币的大小去判断它价值。为了能够多分到钱,鬼马精怪的自己,想着弟弟反正还只能用硬币大小判断钱多钱少,不如糊弄下他。于是在和弟弟分钱的时候,我就跟他说,一毛的硬币比要五毛的硬币大(我小时候,一毛硬币的大小都比五毛大),肯定要比五毛买的东西多,我是姐姐,我应该让着你,所以这里四个一毛归你,四个五毛归我。因为弟弟尚小,也愿相信我的话,然后拿了一毛的硬币,把五毛的硬币给我。结果去小卖部买糖果时,却发现买的没有我多。他还跑到妈妈面前哭诉,说小卖部老板欺骗他,让妈妈帮忙去讨公道。结果,妈妈一问弟弟,才发现原来是我忽悠了他。
后来,长大以后,每次和家人谈起这件事时,我妈就会感慨我从小就鬼马精怪,爱捉弄弟弟。当然小时候,捉弄弟弟的事,还有很多,很多。以后再想之时,再写吧。
(四)阿姨走了
幼时,家中小作坊生意忙时,家里雇了位阿姨。那位阿姨主要任务就是做些小作坊里的装配活,然后偶尔帮忙打扫家中卫生。因为家中房间有限,阿姨便和我睡一张床。
那时候,可喜欢那位阿姨了。因为那位阿姨不仅要陪自己睡觉,让自己不会害怕睡觉时不用担心自己想象中的怪物;而且那位阿姨还会讲爸爸以前不曾讲过的故事。那段时间,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伴着阿姨的故事声而睡着。偶尔爸妈小作坊生意繁忙时,阿姨便要在小作坊加夜班,就不能给自己讲故事。于是我一个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有时候,学校里放学早,我就会早早来到那个小作坊,帮爸爸妈妈做点简单的装配活。阿姨也总会夸我能干,说我拧螺丝拧的好,说标签贴的工整,说我包装包的好。阿姨越夸我,我工作起来就越起劲。偶尔,阿姨也会一边干活,一边教我背些唐诗。我学的第一首唐诗,《春晓》,就是阿姨教的。因此,在幼时自己的心里,认为阿姨是最有知识的人。因为总觉得她知道的东西要比妈妈多很多。因为幼时,不管问妈妈什么问题,妈妈回答我最多就是:“我不识字,你自己问老师吧。”收到这样的回答多了,也便不再问妈妈问题了。
可有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里阿姨说自己要回老家,然后还把一堆我爱吃的零食放在我床头。那个梦模模糊糊的,我感觉自己好像亲了下阿姨的脸,又感觉到阿姨亲了下我的脸。那种记忆太模糊了,我记不大清。
醒来之后,我发现我床头真的放了很多我爱吃的零食。于是便急匆匆起床,跑到妈妈面前,问妈妈阿姨去哪里了。妈妈说阿姨老家有点事,夜里赶车,所以走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阿姨走了,心里很难过,所以那天早上就一个劲问妈妈问题。
“妈妈,那阿姨的老家有多远呢?”
“很远……”
“很远,是有多远呢?”
“这我不知道,你问你的老师吧。”
“那阿姨会回来吗?”
“不知道,可能会回来,也可能不回来。”
“什么叫做可能回来,也可能不回来呢?”
“不知道,你哪来的那么多的问题,赶快收拾一下,上学去。”
后来那天上课时,坐在窗户旁的自己,看着蓝蓝天空发呆。我想着我可能再也见不到那位阿姨,也明白了大人以前说过的离别意思。事实上,后来自己也的确没有见到那位阿姨,也逐渐忘却阿姨的模样。只是还是依稀记得那天睡梦中,阿姨亲了我下,我亲了下阿姨。
幼时的故事,回忆起来,总是那般美好。而幼时的故事很多,仍需要自己在闲时,将其一一记录。最后,用沈复的《浮生六记》一段话,做个结尾。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机关参透,万虑皆忘,夸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僵。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 ——沈复《浮生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