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成就自己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如同花草树木,离不开阳光雨露。

看到这样一段话,美国马里兰大学心理学家娜塔莎・J・卡夫雷拉发现,父亲是否参与儿童的教育,影响着2~3岁儿童的智力测验分数。父亲的作用是母亲无法替代的,一个由正能量父亲陪伴长大的孩子,往往脑力发展更健全,青春期的亲子冲突也少!

父母的陪伴,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充满智慧的父母,能用他们的智慧影响孩子的人生。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也遇到过很多教育成功和失败的案例。的确,往往优秀的孩子身边,一定站着关心和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在陪伴中,父母身上优秀的品质甚至良好家风才可以传导给孩子。而多数家庭中“父爱”大多处于一种缺失状态,都因忙于事业,苦于生计,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当母亲的则又是慈母又做严父。往往不可兼顾,顾此失彼,甚至引发其他问题出现。

前些年,一个教育成功的范例轰动一时。浙江人蔡笑晚,他的六个孩子上中学前一直生活在乡村,他在几个孩子的学习上不惜花大把的时间,倾全部心血。而这些孩子最终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长子蔡天文,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次子蔡天武,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现为美国高盛公司副总裁;

三子蔡天师,北外毕业后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

四子蔡天润,华西医科大毕业后就读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

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

六女蔡天西,18岁时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30岁被聘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在回应媒体时,蔡笑晚谈到:“把父亲角色当事业来经营。父亲是我的终身事业,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固然,蔡笑晚是成功的。因为陪伴,实现了他个人和孩子们的理想。与此同时,孩子的教育与父亲的陪伴引导共同成长相得益彰。一个孩子就是一本书,需要认真研读区别对待。

而关于陪伴,事无巨细,就从生活中的细节处做起。从能够做到,可以做好的事情做起!

陪伴不是早晚的检查背诵,不是天天重复的签字画押,不是接连不断的数落指责跟踪盯梢。陪伴是在生活中给予关心引导,在学习上给予点赞鼓励,在思想感情上做朋友知己。试看身边的成功者,莫不如此。

一个好爸爸胜10000个老师!但凡做到这25点的,既成全了孩子也更是成就了自己。

1、做个蹲下来的父亲

2、至少教会孩子一种爱好

3、与孩子一起天马行空

4、和孩子一起锻炼身体

5、和孩子一起看书

6、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7、带孩子去旅行

8、带孩子参观博物馆

9、和孩子一起动脑筋解决问题

10、带孩子去参观著名的大学

11、带孩子做志愿者

12、对孩子说说自己的工作

13、和孩子一起给妈妈准备生日礼物

14、带孩子去看粮食是怎么来的

15、和孩子商讨他的月度零花钱数目

16、教孩子一些安全常识

17、教孩子遵守交通规则

18、与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

19、和孩子一起做饭

20、与孩子一起面对挫折

21、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兑现

22、教孩子礼仪

23、和孩子一起招待客人

24、和孩子一起来记帐

25、和孩子谈论理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