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积分速成教案
一、积分计算复习
1. 核心公式回顾
定积分基本公式:
(其中
)
-
常用积分表(必记):
幂函数:
(
)
-
三角函数:
,
,
,
-
指数与对数函数:
,
(
)
,
-
反三角函数:
,
,
-
其他常用公式:
(
)
分部积分公式(二重积分计算中常用):
2. 关键计算方法
直接积分:直接套用公式(如
)
-
换元法(重点):换元后,原本复杂、不熟悉的积分形式,变成了我们熟悉的、能用现有公式解决的形式 ,大大降低了积分的难度。
-
凑微分:
例:
-
-
分部积分(简单了解):设函数
,
,根据分部积分公式
,可得
3. 基础例题
-
计算:
解:
1. 计算:
解:
4. 即时练习
?(答案:
)
?(答案:
)
二、二重积分的计算
1. 基本概念
几何意义:曲顶柱体的体积(
时)。在计算曲顶柱体体积过程中,
表示在
平面上划分出的微小矩形区域的面积元素,通过对无数个这样的微小区域上的 “薄片” 体积(
)进行累加,从而得到整个曲顶柱体的体积。
核心思想:将二重积分转化为两次定积分(累次积分)。在累次积分计算时,
体现了积分区域的细分方式,先对
积分时,
表示沿着
方向对区域细分,再对
积分时,
表示沿着
方向对区域细分,二者结合实现对平面区域的全面覆盖。
2. 直角坐标系计算(重点)
适用区域:矩形、三角形等多边形区域
计算步骤:
确定积分区域
的范围(画草图!)
化为累次积分:
X 型区域(先
后
):
Y 型区域(先
后
):
原理补充:以柱体体积为例,假设柱体的底面为积分区域,顶面高度由函数
确定。根据积分的本质 —— 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我们可以将底面
分割成无数个微小区域,每个微小区域近似看作一个小矩形。对于每个小矩形,其对应的微小柱体体积近似为底面面积乘以高度,即
。而整个柱体的体积就等于所有这些微小柱体体积的和。
当我们计算重积分时,把积分区域按
型或
型划分,就像切蛋糕一样,先沿着一个方向(比如竖着切),把它切成无数条 “薄片”。我们先固定住一个变量(比如
),算这些 “薄片” 的面积,这就好比把每一条 “薄片” 的宽度都加起来,得到每一条 “薄片” 的大小。然后,我们再把这些 “薄片” 沿着另一个方向(比如横着)摞起来,也就是对另一个变量(
)积分,这样就能算出整个 “蛋糕” 的体积啦。
这就是为什么在重积分计算里,我们能把二重积分拆成两次积分来算,其实就是一步一步把这个空间物体的体积给算出来。
判断上下限的秘诀:
X 型区域:在草图上画一条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从下往上穿过积分区域
,先碰到的边界曲线为
(下限),后离开的边界曲线为
(上限);x 的范围则是直线在积分区域内移动时,x 坐标的最小值
到最大值
。
Y 型区域:画一条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从左往右穿过积分区域
,先碰到的边界曲线为
(下限),后离开的边界曲线为
(上限);y 的范围是直线在积分区域内移动时,y 坐标的最小值
到最大值
。
确定积分顺序的建议:
若积分区域的边界曲线用
关于
的表达式
更容易表示,且
的取值范围明确,优先选择 ** 先
后
** 的积分顺序(X 型区域)。例如,对于由
,
所围成的区域,
的取值范围是
,此时二重积分可表示为
。
若积分区域的边界曲线用
关于
的表达式
更简单,且
的取值范围清晰,优先选择 ** 先
后
** 的积分顺序(Y 型区域)。比如,对于由
,
所围成的区域,
的取值范围是
,对应的二重积分是
。
例题 1:
计算,其中
是由
,
,
,
围成的正方形。
解:
区域
:
,
(X 型)
-
原式
先算内层积分:
再算外层积分:
3. 极坐标系计算(重点)
适用场景:圆形区域(如
)或被积函数含
-
转换公式:
,
面积元素:
积分公式:
换元原理补充:从直角坐标系
转换到极坐标系
,本质上是对坐标的一种变换。根据多元函数的换元法则(雅克比行列式理论),在坐标变换
,
下,面积元素的变换关系为
。对于极坐标变换
,
,计算其雅克比行列式
,所以得到
。理解换元原理有助于在更复杂的坐标变换中推导正确的积分表达式,同时也能加深对重积分计算的本质认知。
例题 2:
计算,其中
是
(圆心在原点,半径 2 的圆)。
解:
极坐标下
:
,
-
原式
(因
)
先算内层:
再算外层:
4. 练习
计算
,
:
,
(答案:1)
计算
,
:
(答案:
)
三、三重积分的计算
1. 基本概念
物理意义:空间物体的质量(密度为
时,
)
核心思想:转化为三次定积分
2. 直角坐标系计算(先一后二法)
适用区域:长方体、棱柱等
步骤:
将空间区域
投影到
面得区域
积分公式:
思考与拓展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 "先 1 后二" 的重积分计算方法,那是否存在 "先二后一" 的计算思路呢?实际上是有的!"先二后一" 是将空间区域先沿着某一坐标轴(例如轴)进行 “切片”,对每个切片区域计算二重积分,再对切片厚度进行积分。
那什么时候用 "先 1 后二" 更合适呢?当空间区域在某坐标面(如
面)上的投影区域
形状简单,且被积函数对单变量积分相对容易时,"先 1 后二" 法就非常适用。例如区域
是棱柱体,其在坐标面投影为规则多边形,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简化计算过程 。
例题 3:
计算,其中
是由
,
,
围成的圆柱体。
解:
投影区域
:
(圆)
-
原式
先算最内层:
再算二重积分:
圆面积
3. 柱坐标系计算(重点)
适用场景:圆柱、圆锥等旋转体(含
)
-
转换公式:
,
,
体积元素:
积分公式:
例题 4:
计算,
:
,
(同例题 3 的圆柱体)。
解:
柱坐标下
,
:
,
,
-
原式
内层对
积分:
中层对
积分:
外层对
积分:
4. 球坐标系简介
适用场景:球体(含
)
转换公式:
,
,
,
例题解析
-
题目:计算三重积分
,其中
是由球面
所围成的闭区域。
解答:
根据球坐标转换公式,积分区域
可表示为:
,
,
,且
,
。
原积分转化为:
-
题目:求球体
的质量,已知球体的密度函数为
。
解答:
球坐标下,
表示为:
,
,
,且
,
。
质量
,原积分转化为:
5. 练习
计算
,
:
,
,
(求正方体体积,答案:1)
计算
,
:
(因对称,答案:0)
四、重积分的实际应用
1. 求体积
二重积分:曲顶柱体体积
(
为顶面)
三重积分:空间立体体积
例题 5:
求由(抛物面)和
围成的体积。
解:
两曲面交线:
(投影区域
)
-
体积
(用极坐标)
2. 求质量
平面薄片质量:
(
为面密度)
空间物体质量:
(
为体密度)
例题 6:
半径为的均匀圆片(面密度
),求质量。
解:
-
圆面积
求重心和质心的方法
在重积分的应用中,求平面薄片或空间物体的重心与质心是重要内容。设平面薄片占有 平面上的闭区域
,其面密度
在
上连续,薄片质量为
。
质量计算:通过二重积分可得
重心坐标:重心
的计算公式为
对于空间物体,设其占有空间闭区域 ,体密度
连续,物体质量
,质心坐标
则为
若物体是均匀的,即密度为常数,此时重心(质心)坐标计算可简化为:
对于平面薄片,,重心坐标为
;对于空间物体,
,质心坐标为
。
3. 练习
求由
,
,
,
围成的四面体体积(答案:
)
求密度
的球体
的质量(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