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觉得一天忙得团团转,根本无暇思考?
你是否觉得时间总不够用,厚了此就薄了彼?
你是否觉得世事芜杂,根本没有安静的时候?
所有这些,都是现代人自己造成的。是一种非正常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是一种病态,而非常态。所以,我们需要安静,给自己一些思考时间,哪怕只有一分钟!这才是真理!
人需要静!
有的时候慢比快好。
运动的事物人们往往不容易把握。
在阅读阿兰•拉金所著《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中(美国时间管理之父),他教会我们:
要珍惜生命赋予我们的两件最伟大的礼物——时间,以及如何利用时间的能力。
这其中就包含着重大的观点:静下来思考的能力。
在我踏入社会犹如出生牛犊不怕虎的一样,为了改变出身低微的所谓命运,几乎没有闲暇时间,都是在脚步声和自己催促声中度过的,因为单位半军事化管理,除了有严格的作息时间和要求外,说不定什么时候开一次会,什么时候组一篇稿,什么时候来了线索下去采访……总感觉就是在紧紧张张的状态下。
后来发现这就是新闻战线新兵的状态,因为刚入行当,对一切都陌生,一切都从头开始,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技巧要练上几遍,甚至重复几十、几百次才能定型,形成习惯。
但即使这样,也有自己思考的时间。
因为躺在床上的时候,没有人再左右你的头脑,发号施令,这时候就是最佳的思考时间,最好的安静时候。没有比入睡前安静思考更有效的了。所以,我几乎把睡觉前的几分钟都用来总结一天得失,做好第二天的打算。这样一步一步走好,时间一长,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成熟,不断养成思考的习惯。
在我真正当上干部写材料后,才感受到安静工作的重要。这也证明了为什么大部分材料都是晚上完成的,而不是白天。如果是白天,那么就应该是独处一室,或几个人一起弄材料有一个相对安静封闭的空间。
尤其是夜间,独坐办公室,抛下一天的喧嚣,进入沉静状态。这时候思路打开,行文走笔,电脑操动,完成一篇又一篇材料。经常是加班一宿,天色泛白才完成收工。最初亲历亲为,切身体会,也成就了我20多年的酸甜苦辣和荣誉进步。
这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事。
因为痛,是写的过程,创作的过程,酝酿的过程。
写材料必须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和状态,否则坐不住是写不出材料的。
因为快乐,是呈审的过程,完成的过程,通过验收的过程,领导表扬的过程。
后来担任一定的职务之后,不用亲自写第一稿,也经常带着部属一起推材料。一方面培养人,另一方面提高材料质量。
这时候的安静和思考,就是几个人在一起思考、碰撞。
实际上也是一种安静的状态。
没有安静,就很难思考,很难集中精神,很难出效率出效果。
这个时期,我筹划思考与时代接轨的问题,行业线索的问题,工作创新的问题,统筹计划的问题,例会强调的问题,也考虑自己的得失问题,上升空间问题,判断上级导向的问题,队伍的状态问题,等等。
我养成了更加注重时间管理和效率的室内踱步思考法。
经常这样琢磨来琢磨去,思考来思考去,成熟了以后,再去实践或实施,有一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意思。
确实是,在一种安静的状态下思考。我这些年干成了许多大事,也令人刮目相看。比如:
在行业内,我把新的工作任务完成以后,都会形成经验材料,报到上级或者行业刊物转发或者刊发,二十年来始终坚持这样的创举;
第一次驱车带队走川藏线采访写生,真是九死一生,通过缜密的计划和稳妥的安排,顺利完成任务;
百天如一日地准备大型的现场观摩会,白天下基层指导,夜晚修改指导案,最后成功举办,成为行业内一个时期的参考和标杆,令人振奋;
在受到不公平不公正待遇时,不计仇怨,自己说服自己,做好心理调适;
面对寒山冷月,千里大漠,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没有任何不甘心或不适应;
在评上大的荣誉之时,没有心浮气躁,没有骄傲自大,还是沉静平和的心态。
等等。
这就是安静条件下思考的力量,思考的成果。
就像早起现在写作的状态,一样的心静如水,时间一样利用的恰如其分,有条不紊。
所以说,要做一个能安静、能思考、能有主见、能有作风、能守纪律、能顾大局的人,尤其是一个上进的人,一个具备成长思维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因为时间对任何人来说具有特殊非凡的意义。
时间宝贵,思考重要,记住以下智慧箴言:
1.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坐下来思考;
2.世事如云,应给自己留下宁静思考的空间;
3.思考之后做大事;
4.我们不要人浮于世,需要的正是安静、自然;
5.经过缜密充分的思考,而后行动,更容易成功或接近成功;
6.永远不要说你没有时间思考,静不下心来,这都是弱者冠冕堂皇的借口。
最后,永远要记住:请安静!给自己一些思考时间,而后行动!行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