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課抄了詩人潘洗塵的詩歌《深情可以續命》。喜歡抄一首詩,喜歡讀一首詩,都是應該有理由的,或是因爲喜歡某個詩人,或是因爲喜歡一首詩描寫的景物、抒發的情感。無論是哪一種喜歡或許都可稱爲一種深情。
明代文學家張岱在《陶庵夢憶·祁止祥癖》中説:“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在他看來,癖好即是深情,正是我們贫瘠生活裡,一份難得的專注與投入。《水滸傳》中林教頭愛刀,魯提轄愛酒,都是性情中人,亦都是情深之人——豹子頭對妻子情深,花和尚對兄弟情深。
“人類类所有的智慧,都包含在两個詞中——等待與希望。”人生有太多的變數,生活亦有太多的節外生枝,前行的路或許並不都坦途,但向陽而生的人,永遠朝向太陽的方向前行的人,總能絶處逢生,以深情,以虔誠,爲愛,爲美,爲真,千千萬萬遍重生。
“人類的努力應該是没有邊界的,我們千差万别,不管生活看上去有多糟糕,總有你能够做的事情,並且能够成功。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萬物理論》
昨晚睡得早,睡得也好,早晨醒來時,神清氣爽,頭也不疼了。窗外藍天白雲,秋色宜人。斷斷續續持續了两周的連雨天,從昨天開始漸漸停歇了下來。雖然衹有两個星期,但覺得已經有好久不見太陽、藍天、白雲了。秋日的天空在我看來是陽美的天空,特别是農曆七月的天空。“七月看巧雲”——天上的雲或濃或淡,或密或疏,變幻莫測,形態萬千,雄渾處如萬馬奔騰,精致處如纖雲弄巧……
新的一周開始了。開學第二周,一如既往地忙碌,於而我言就是瞎忙。這個年龄了,可以不這麽累,亦可以不這樣忙,但就是有一種東西驅使着讓我們這些身在其位的人任勞任怨地堅守着努力着,把属於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好。年輕時做事趋利,中年時做事趋名,而這利與名,無論在年輕時,還是在中年時似都與我無缘,以致落拓至今。人到老年應該趋靜,做事也好,不做事也好,都努力求得内心的一份清靜。
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學獎穫奬作品名單公布:《人世間》(梁曉聲)、《牵風記》(徐怀中)、《北上》(徐則臣)、《主角》(陣彦)和《應物兄》(李洱)等五部長篇小説榜上有名。説實話,這五部長篇小説我都没有讀過,甚至没有聽説過,有些汗顏。事實上,讀没讀過這五部小説並没有什麽,有很多人一輩子也没讀過幾本書,但也活得有滋有味,着實令人豔羡。這幾年没有訂《作品與爭鳴》,至少有两年没訂了,不知道當下的小説都寫成什麽樣子了。
有人不讀書,或少讀書,但世事洞明,待人接物,左右逢缘,游刃有余。而我癡於讀書,却依然冥頑不靈,木訥呆板。這或許就與智商和情商有關了。簡書流水账堅持寫了快三年了,能寫會寫寫得好的人不可胜數,而我唯一值得稱道的不過是堅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