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在《看见》这本书中写了自己十多年的经历,主要是她当主持人时采访的每个故事的始末,也包含她当记者时酸甜苦辣的经历,全书由一个个故事组成: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那个温暖的跳动就是活着;双城创伤;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沉默在尖叫;山西,山西;我只是讨厌屈服;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只求了解和认识而与;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事实就是如此;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逻辑自泥土中剥离;无能的力量;采访时并邮件的互相探问;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陈虻不死。
从这些事件中我懂得了做事要真实、要实事求是,评论事情要客观,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和宽容别人。时常用书里的话来自我反省: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了解和体谅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习惯,永远与真实站在一起。让我们从此刻开始,更多的试着去理解周围的人和事、理解这个世界。生活中最勇敢的事莫过于看透了这个世界,却依旧爱着它。有时候,你把什么放下了,不是因为突然舍得了,而是因为,任性够了,成熟多了,也就知道,这一页该翻过去了。一个人良好的自我认知来源于对自己生活和情绪的掌控,来源于乐天知命的智慧和自信从容的内心。让我们在工作、家庭、社会的各方压力下,做到内心坚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猜忌、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谈定,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因为,一个人快不快乐幸不幸福其实是由自己内心主宰和决定的!正如柴静理解的幸福:即使开着破车只要前行就好。
胡适说:“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学会独立思考,可以表达看法,但不偏激。能了解事件背后的本质,能包容别人的观点,客观公正的评价。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属于我自己的认识事物的坐标系,这也许就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