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7

周六的共修让我更加确信和肯定,不为谁,我只想给自己一个交代,不管前世或后世怎么样,那些都是枉然,我只想把这一世活好,这一世我做了人,我就有权利和选择怎么活,好好的把人做好,我并不想去够什么神,我知道我做不到,只想踏踏实实的把每一天活好。

  在人的世界把神性活出来(方向),活出神性并不是去够高大上的,虚无的神或灵,而是踏踏实实面对做人的课题,不辜负生命里的每一天,认认真真的对待生命里发生着的一切。

路是走出来的

成就感:曾经的成就感是我做到了就有了,今天我体验到的成就感是别人做到了,接收到我传递的,我因别人能够获得而有成就感。

周日给学生上课,讲了新曲子,安排这个曲子稍微有点超出她的能力范围,但我知道她可以做到,几乎讲的每一个要点她都做到了,当看到她能把我给她的都接住,内心的成就感不是为我,而是为她,虽然有些问题一直都在,那是时间问题,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所以我也不担心,只需在课上给她做好示范(方向),慢慢地她就能做到,慢慢的就可以驾驭自己的身心,让音乐自然流淌出来。

觉察:

取消了读书会,两次的共读碰撞出了一些新的东西对我而言是有收获的,当对方在分享的时候我可以做到倾听,并且可以帮别人区分,这个过程中我是获益的。

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生了一点我没有想到的小插曲,有人提出要在我家吃饭,如果是在不方便的情况下,不用说我会邀请别人留下来吃,或者是我愿意的时候和事先约好的时候我会主动发出邀请,还会做些准备招待。但对方没有跟我商量就说想在我家吃饭,并且还在群里建议大家一起,在我家吃给些餐费,不是吃饭和钱的问题,这个事先没有征求我的意见我是不舒服的,当时我没有想太多,建议让他们自己带菜来做也行,第二次是在我家吃的,石姐当着面问他们要不要留下来吃饭那这个也很突然,我也没有准备,当着面也不好意思拒绝,本来读书就是读书,对方突然提出来要吃饭让我有些意外,石姐(3号)记住了上周这个人提的这个需求,她的这个举动我很能理解,问题不在那个人和石姐,在我,我没有直接正面拒绝,表明自己的界限,维护了一个不让人讨厌的形象,这回算是看清了很多,这么多年就是这个形象,不让人讨厌自己,让别人喜欢自己,所以就做不了真实的自己,自己其实是不想满足别人的需求的,她完全有时间准备自己的午餐,发起读书会的本意只是想把这本书里的价值让更多的人收到,仅此而已,还有通过这两次的共读尝试也体验到如果不能用心去读,很多内容也吸收不到,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也带不动,虽然也在创造一个临在的场域,但还是达不到,大家有自己的体会,但更多还是用脑,所以读起来不酣畅,并不是我当初设想的那样,于是我决定停止共读,也跟他们面对了一下。

共修

偶尔做一下“恶”人

现在对共修群多了一些自己认识,群里的互动,特别是反馈也要区分一下,有没有在迎合别人维护一个形象,有没有喂养别人,助长更虚假的模式,我现在能做的反馈就是根据对方的状态和自己当下真实感受到和看到的,做到不迎合不助长,要被人讨厌就讨厌吧!先保证自己是真实的,不再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该柔的时候柔,该钢的时候钢,总之该出手时就出手。

“活该”是心疼

最近两个孩子的互动很容易就勾到我,小的总爱先找事,看到哥哥就说“臭哥哥”,大的一听就有反应,让小的别说小的还停不下来,越说大的就越生气,小的还先动手,以前大的不还手,现在小的打得挺疼的,大的开始还了,最后两个人就互相打,我在一旁怎么都制止不了,看到他俩互相打我是又生气又心疼,都是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都好好的,都不要受到伤害,不想他们互相打,疼在他们身上更是疼在我的心里,小的自然打不过,哇哇哭,大的也气呼呼的,我在旁边也快气炸了,特别是小的,又小还要主动找事,这不是找打吗?看她被打我很生气,真想大声吼她“活该,找打”,小时候妈妈就是这么说我的,有几次在奶奶家被叔叔打了几下,回去告诉妈妈,本以为她会帮我出口恶气,去教训叔叔,谁知妈妈黑着脸冷冷的泼给我一句“活该,打得好”,我是又生气又委屈,几次之后再也不跟她说我的遭遇了。现在面对着两个孩子的这种情况,我一下体会到妈妈的那种心境,说我“活该”是又生气又心疼,而我只看到了妈妈生气的部分,还嘟着嘴生她的气,并没有看到她心疼的部分,她也没有把这部分流露出来。

2022-10-17 一 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都把自己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这就是...
    暖暖_a004阅读 55评论 0 0
  • 20221017《黑客与画家》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阿尔伯蒂有一句名言:“任何一种艺术,不管是否重要,如果你想要...
    sangrea1阅读 390评论 0 1
  • 弟子规读书会 弟子规生活践行 第1周 践行说明《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夫子的著作,其内容...
    弟子规公益网阅读 107评论 0 0
  • 今早听见孩子的闹钟响了,那会是我6:30的早起闹钟刚响没多会的时候,我和奇怪他的闹钟为什么这个时候响起,难道是我不...
    糖糖82阅读 183评论 1 1
  • 每日一省 遇到这样的同学咋办? 下午3点多,儿子学校的网课就开始了,他在房间里用电脑,我在阳台上看《56号...
    王兰芳阅读 13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