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自己」活到了最狂妄的年龄忽然残废了双腿,史铁生觉得自己像地坛里那座檐头被剥蚀了浮夸琉璃、门壁被淡褪了炫耀朱红和高墙被坍圮再被散落成玉砌雕栏的古殿。所以这座地坛像是为失魂落魄的他把一切准备好了。这准备里包括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再如何残废人类都是蚂蚁的上帝。当他开始俯视比自己更微弱的众生时他开始平视自己。在地坛这座古园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史铁生在“要不要去死”的心灰意冷中撞开了一条生路,看到了自己。
(二)「看到亲人」只有看到自己了,才有能力去看到别人。他开始看到母亲。地坛里无论有没有留下他轮椅车辙子的角落里都布满了母亲的脚印——是多一步怕打扰少一步怕失去的焦灼。在史铁生走出死亡的时候母亲出走了时间。
(三)「看到四季」既然死亡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那么就活下去试试吧。反正也不会更糟糕了,试一试说不定能收获额外的好处呢——比如史铁生开始看到了四季起伏。它可以用早中昏晚这一天的时间、不同的乐器、园里各异的声响、各色的景物、不一的心绪甚至用诗歌画雕这些纷繁的艺术形式来做喻。生路之上一路生花。
(四)「看到旁人」原来偏爱这古园的从头到尾都不止自己一个人。有从攀扶到搀扶的夫妻、热爱唱歌的小伙子、放浪形骸寄情于酒的老头、捕鸟的汉子、朴素又优雅的中年女工程师以及最有天赋但照片始终没能挂在橱窗里的长跑家。十五年过去了,那对夫妻中的妻子依旧攀着丈夫的胳膊走得像个孩子,也像钟表的两根指针,转着转着就一起定格向永恒了。
(五)「看到弱者」园子里还有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小姑娘还差点被几个人戏耍,幸好有哥哥及时出现。哪怕没有小伙子,史铁生也会驱车(轮椅)上去解围的。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把哥哥和坏人这两种人也都给了她。世上的无常往往使上帝的居心变得十分可疑。但实际上欢乐和苦难总是遵循着能量守恒定律。上帝降诸多苦难于这人间,也赐予了人们同等多的欢乐。如果消灭苦难,那欢乐便不复存在。众生度化了佛祖。
(六)「看到远方」双脚抵达不了的远方文字可以。史铁生开始写作。躲在园子深处坐在轮椅上总要做点什么才能稍微有点光彩,才能有除了园子、母亲和自己以外的人证明自己存在过。很快史铁生从想写到想写得小有名气到小有名气。名气是欲望,人是欲望本身。当欲望的名字叫做史铁生的时候他就被写作裹挟得像个人质。他开始恐慌自己为什么要活着。一个人质报复一场阴谋的最一针见血的办法就是杀死自己,史铁生把自己杀死在写作市场上。他明白了,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但他自由了吗?消灭恐慌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消灭欲望,可欲望是人性是人本身啊。难道要亲手消灭人生?
(七)「抵达远方」一个人跑到园子玩得太久了。史铁生想回去了吗?他像孩子一样哭着闹着要来,来了见了这世界便成了不要命难舍难分的情人。情人总觉得在一起的时光无论多么漫长都是稍纵即逝的,所以他也像老人一样,每一步都是走在回去了的路上。在园子坐着是往回走,写作也是在往回走。孩子是旭日,老人是落日。某一天当落日时分史铁生会拄着拐杖走下山去,在山的那头也会跑出来一个抱着玩具的孩子。欲望至此被炼化成永恒。至于你看到的感知到的这一刻欲望叫什么名字,大可忽略不计。
史铁生将厄运、死亡、欲望妥善安放,可能荒芜但从不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