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深处有珍奇——《金色花》评课

   

图片发自简书App

        《金色花》是泰戈尔一首著名的充满爱的散文诗,在教授这篇时,甚是喜欢,花费三天的时间琢磨文本,搜集泰戈尔的资料和诗篇,反复地读。肖培东说过:“抓住了文本和语言文字这个核心,也就抓住了阅读教学的命门。”最后我通过文本解读,泰戈尔资料的补充,带领学生深入到泰戈尔的一生,探寻泰戈尔那博爱的情怀。

        我的结对帮扶的徒弟要讲公开课,她选择了《散文诗两首》(《金色花》和《荷叶·母亲》),要想两篇放在一起讲,很考验一位老师的功底和文本的统筹驾驭能力。我建议她好好地准备《金色花》,这是学生初二遇到的第一首外国散文诗,不如拿它当例子,教会学生赏析外国散文诗,感悟泰戈尔身上那种博大的情怀。

          第一次备课雏形,能够紧扣文本,基本的教学目标都能达成,但是缺少深度,我把泰戈尔的人生经历给她讲了讲,重新备课,高度和深度就有了。今天呈现公开课《金色花》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虽然还有可以商榷和深挖的地方,但是对于一个青年教师,走到这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一、 实实在在地用好文本

          赏读课文,品味语言,这个环节能够把主动权下放给学生,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关键词语去分析孩子的童真、可爱、活泼和调皮,感悟母亲的慈爱和善良。此处如果能够在分析时再放手些,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效果会更好。有时候,我们就是担心学生的分析与自己的预设有距离,始终想要打断孩子的回答,我们要时刻相信孩子的能力,时刻想着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之后的小组合作,其实是对朗读的强化训练,这个环节用时长,通过展示可以看出,此处的小组合作有些无效,不如改成ppt展示几句典型的句子,再次指导强化朗读。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些典型的句子更能刻画母亲对孩子的担忧和关爱和孩子的天真活泼调皮,通过反复地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效果比小组合作效果好得多。

      所以,我们在备课时既要预设好真正能够有助于达成目标的内容,又要对学生适当的真正放权。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努力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 深深浅浅的课堂走向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文本的表层含义,还应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漫溯,探讨其中蕴含的深层内涵。刘祥老师认为:“宽度、温度、深厚构成了语文教学的鼎立三足。”语文教师既要拓宽语文课堂的宽度,又要借助文本细读和必要的拓展延伸读出课文中隐藏着的常人所不知的更多秘密,借此拓宽学生的思维路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之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

        今天这堂课,通过二次备课修改后,还是在努力挖掘教材的深度,向深度课堂走去的。肖培东老师说过“好的课堂要用问题来推动,要问成一个个探究性的、能思辨可争的问题。”教师通过“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而一再不让妈妈知道呢?只是为了好玩吗?”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补充泰戈尔与中国的情感,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泰戈尔抨击日本恶劣行径,成为中国人民的朋友,这个环节让学生领会到了泰戈尔的博爱。如果此时,授课教师能够引入泰戈尔的几首诗歌,让学生去品读,对于孩子们情感的升华效果会更出彩,泰戈尔的形象就通过诗歌而立在学生面前。

        课堂走向亦是课堂落脚点,也就是一节语文课不仅仅是一堂课,在形式上结束了,但在精神上并未终止,通过一首《金色花》能够让学生认识泰戈尔这个人,继而激发他们朗读诗歌的兴趣,亦或是写诗的激情,培养他们继续探索的精神,这就是语文课堂的深度和走向。

        语文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语文当为心灵奠基”,“我们最终的语文价值取向是从精神文化层面关注、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不是就语文学习语文”。

        好课的背后必然站着一位好教师,课堂的深度到底能有多深,基于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教学功底。于永正老师说过,老师课堂教学时一只眼睛看字面,另一只眼睛看字面背后的东西。只有有深度的课堂,有宽度的课堂,才能真正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看到文字背后站立的作者,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精神层次,为学生的人生打上厚重的底色。“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语文教师要时刻有一种看得更远的目光,学生才能在你的视线中飞得更高。

      “偶来拾贝海之湄,剔石披沙所获稀。寄语辛勤寻宝者,碧波深处有珍奇。”这是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老师外出北戴河游玩,顺手写就的。并把其中的一句“碧波深处有珍奇”当作箴言在拜师仪式上把它写赠给培东,也是为了勉励他: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只有潜向“碧波深处”,才能求得语文教学的真谛。

        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踏踏实实地解读文本,真真切切地广阅读,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努力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和学科素养,才能抵达碧波深处,带着学生采集文本深处的珍奇。

        肖培东说过,你怎么样,你的课堂便怎么样;你,是你的课堂。爱自己,就丰富、发展、超越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般人都会认为,教师是最轻松的工作,平时只要讲讲课,改改作业,一年还有三个月的固定假期…… 并不是...
    义马市第四小学113杨筱钰阅读 251评论 3 5
  • 今天刷空间的时候看到班上的一个同学开了一家看照片还蛮有情调古风古韵得咖啡馆,因为她特别喜欢猫,冬天都会收养流浪猫的...
    八皮阅读 637评论 0 0
  • 宽容,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优良传统,绵延至今,我们这一代人不能丢。 诚然,生活就是这样,总不免会有这般或那般琐...
    清韵_5e61阅读 365评论 0 1
  • 写在前面 : 由于公司战略问题,现在转战 java 后台 , 但是自己还是想在 Android 开发方面做的深入点...
    GYLEE阅读 716评论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