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曾经虐待过的小狗。
曾经也在《我的坏》里说过。四五年级吧,同学又是邻居家的狗下了一窝小狗。我们兴奋得很。看小狗睁不开眼睛瞎摸瞎撞,学小狗哼哼唧唧地乱叫。到日子了,给小狗眼上唾上唾沫掰眼睛。幼年的动物都萌萌的爱。喜欢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对小动物“下害”也是孩子爱干的。他们家留了一个,其他的都不要。同学和我就把小狗抱到东河坝操场那儿的一个庙里,给狗嘴里填石灰,把狗一次次从窗台上推下去,小狗呃呃地叫。
我养的狗有一次也把我惹恼了。下午去学校,狗就一直跟着,怎么也甩不掉,一直到校门口,我急了,地上捡起石块追着打,它还是绕着不走。最后还是气得我领它回去。仁义的狗啊,不知道是吃了外面被毒死的老鼠还是有人“下害”,突然在院子里痛苦地跑来跑去,发出一阵阵的哀嚎。后来疯也似的冲出大门,向外面的山坡跑去,再也没回来。后来听说,狗感觉自己快不行了,就跑到偏僻的地方,不让人看到它最后的样子。
不知什么缘故,公家要灭狗。县委大院的树上掉起了一只凄厉的狗,有人还给狗灌凉水。
大些的男孩子坏得很,追着在大街上“练儿子”分不开的两只狗撒石灰,狗仓皇难堪地跑着。
一只生病的小狗被抱到家里。又瘦又小的狗太懂事了,人一过来便站起来摇尾巴。先是四腿站着,后来三条腿,直到虚弱的站不起来了,见有人来,还想挣扎着站起来。腿站不起,尾巴还要摇。看着实在不行了,就找了个盒子装上,难过地放到了一个没人的大树下。它让我脑子里一下子蹦出“有时候,人不如狗”的“警句”。
土狗们在平常百姓家也沾上了满身的烟火气。它们穿梭在人的树林里,跟着主人过着少油缺盐的日子,也舔小孩子拉过便便的屁股,也吃小孩子的便便。挨打受骂,忍饥挨饿,也不抱怨不离弃。
狗的生活也有深深的时代的烙印。
眼见傍晚,老太太在前面走着,她家的小狗太胖了,肚皮都快擦到地上了,气喘吁吁地跟着。走一会儿,老太太还得停下来等着。滨河路的健步道上,主人在陪狗猛跑。穿马甲穿皮鞋的狗们也不鲜见。友人调侃着说:“给他爸还不知道买衣服穿呢。”又失笑又耐人寻味。
从一篇小说里得知,日本有规定,出来遛狗必须要带上袋子、夹子、布和一瓶水。狗要便便了,要夹了放在袋子里,浇水,擦干。怪不得去过日本的人说日本很干净。也在阳台上偶尔看到有一位遛狗的女士把狗的大便拿纸捡了的。
平时走路,总能碰到一位女士牵着她的狗给在河边的三只母女(子)流浪狗喂食。狗通人性,每天固定的时间,听到那女士的叫声,它们就摔着尾巴从树林中钻出来。走的时候,它们又把女士和她的狗送到远处河堤边的上大路的台阶处。几乎天天如此。有一次,我不由得对女士说:“你真有爱心。”最近发现,还有另外的人偶尔也给这三只狗送吃的。
可能是太接地气了,总能看到流浪猫流浪狗的,而且是有意关注它们了。常想它们冷不冷啊,没有亲人没有家是怎么样的心情呢,有没有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呢,不考虑前途和出路吗。倒是饿不着的,给猫食狗食的人不少。
从罗胖那里得知了狗是狼的分支,因为生存和人搭伴儿前行。听“老杨谈谈”讲了狗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长了见识。农历狗年,都在拜年,就想起那狗!
其实,我喜欢狗,只是觉得没条件喂养,也不了解狗在家解手怎么办,出远门家里没人怎么办,不能每天去遛怎么办,只好叶公好龙。我想,等到2035,我住上庄园或别墅,一定在空旷的绿地上养几只狗,让它们撒了欢地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