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对于一个时间异常宝贵的自媒体写作者,昨天我竟然花了两个小时,把朋友圈清理了一遍,花费的时间快赶上我写篇文章的时间了。
一边删人一边体会整理关系的乐趣,尤其是删掉一个人,那种感觉简直是大快人心。就像是那种早期的癌细胞,被你及时的发现后,迅速灭掉所带来的快感。
这种感觉,相对来说女性的兴奋要高于男性,因为大多数男性并不在意朋友圈这样的生态场。
随着时间越久,对朋友圈的各种秀场兴奋度也越低,常常没有自己发布的动力,也没有去围观别人的热情。
但是再忙碌的时候,我也会不时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生活中的各种小趣事,一方面是为自己mark生活的痕迹,另一方面是让自己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可以让其他愿意了解我的人,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我也习惯在沟通前,点开对方的朋友圈看看,面对一个真实、鲜活的人,了解Ta最近的状态怎么样后,再来沟通。
这样的社交关系在我眼中才是健康而有效的。
02
那些朋友圈的状态停留在一年两年以前的人,那些朋友圈关闭的只剩一道线的人,对我来讲都是无价值的社交关系。
这意味着对方要不已经对你把消息设置成分组状态,而你并不在Ta的组别里;要不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你了解Ta的生活;或者对朋友圈渐渐生出倦意,已经远离这个生态场;再或者本来就是自身安全感极低又有被迫害妄想症的人。
一般来说女性会动分组发布这样的小心思,男性就比较简单粗暴,直接关闭朋友圈就好。
而这些人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对你敞开心扉,沟通是双方的互动,没有反馈的沟通只能就事论事,我总觉得,这样的关系太功利。
还有那些在时间流逝中与你渐行渐远的人,在你并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可能只是对方某个阶段心境发生变化,突然就觉得朋友圈是自己的私生活,现在没有必要对你展示,你对Ta并没有太多的价值了。
尽管曾经某个阶段,你们是那么亲密的互动和联系过,那种感觉恍如隔世。
最初看到这样的人,我的心都会难过一阵,到后来渐渐的习惯,主动选择删掉,为这种无效社交画上句号。
于是,我会定期清理自己的朋友圈通讯录。
每次点开通讯录,一个一个名字点开看,不管是小有名气的业界大咖,还是我在某个城市偶遇的出租车司机,点开的过程都是重复着一个机械动作。点开后是否能看到对方朋友圈,只要朋友圈关闭的人,我都会毫不犹豫选择直接删除或者暂时也关闭,这种感觉真的很棒。大家都很忙,无效社交的交流其实也很浪费彼此的时间。
那是一种我的地盘我做主,你不真诚请远离我的快感;也是一种很久不联络,却能够不用说话、不用交流就看到对方现在的状态的踏实。
哦,当我看到熟悉或者不熟悉的Ta还在当着世界飞人全球奔波,看到Ta新添了小宝宝,看到Ta失婚后40多岁重新披上婚纱笑靥如花,看到Ta在朋友圈里记录对逝去亲人的想念……
那种感觉又会特别美好。我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正在和我一起努力的向着更好的生活奋斗,带着一份温度,向这个世界发出微光。
我们都是这样卑微又伟大的个体,在可以随波逐流的惯性中选择逆势行走,为自己的不确定的未来增加更多安全而确定的筹码,最后用力地与看似狗血的生活握手言和。
而这一切,是我们努力给予自己的确定性与安全感。
03
其实自从我自己从2016年初开始日更自己的公众号,专注写作每天2000字的固定输出以来,我的朋友圈更新提示,早就处于关闭状态了。
不仅如此,就连手机上的各种App的更新通知也都停止了推送消息。
大多数时候,我终究是错过了很多消息的。
我是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分散精力,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关心所有我认识和那些认识我的人。
我需要保证文章的可读性与内容的新意,我对自己还有那么一点需要有深度的小要求,其实自己每天都是处于一种时间非常不够用的焦虑状态,还伴着一种被掏空的无力感。
清晨5:00闹铃一响,既然起床想要写作的我,就需要拿出自己的状态。今天的内容必须开始书写,一般要写到7:30 ,然后发给我的助理排版发布。她大约会在排版上花半个小时,保证我每天早上8点半左右的正常推送,而我则需要快速地吃完早饭,开车送孩子去学校。
要保证高质量的输出必须有高强度的输入,做为一个上班族,我的时间还不能够自由支配,目前的做法是每周固定转载一篇别人的好文,带给读者更好、更丰富的阅读享受;也会不定期一周左右偶尔插播一条优质广告,不仅是为了增加点收入更好的运营公号,还能解决自己各类充电、学习的部分支出。但最重要的,不过是自己休息一下,快速输入一些内容不断补充自己,让自己的电量更充足一点。
这种状态真的很累,但也是自己知识和思维方式不断自我迭代的过程。
有几次累得双眼看不清东西,甚至还有一次因为过度劳累心脏突然剧痛,尤其是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
一个人的阅读和写作过程看似美好,其实是非常孤独的。
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身边又没有其他人可以求救,那种害怕真的会让我很惶恐。
后来家人知道这一切时,都会埋怨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方式来辛苦自己, 一周少写几篇不行吗?
不行!因为这是我对自己内心的约定,也是对自己读者的责任。
我活了三十几年,都没有真正坚持过做一件事,这一次我想真正凭毅力去试着做一件事。
于是我含着眼泪,转身选择继续。
我就是想倔强一点、骄傲一点,看看自己究竟能在岁月的树干下留下多少用力的刻痕?
04
如此忙碌的状态下,还为朋友圈的这些百态人生劳心伤神,除了我怕也没谁了。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搞笑段子,大意是境外情报部门可能已窃取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短信内容。数据分析结果如下:35%是各种节日祝福语,25%是商业广告,30%是办假证、贷款、复制手机卡、监听小三等垃圾信息 ,剩下的10%是黄段子。
笑过之后,想想现在手机短信的确也是有价值、有用的信息并不多,经常都是一段时间后,删一大堆没用的信息。唯一开心的来了快递到了的信息,这个真是一种真实的喜悦感。
等大家慢慢的转移朋友圈生态系统的注意力后,两三年时间,再来看朋友圈通讯录,你会发现手机短信的传染病正在朋友圈里蔓延,三分之一是各种微商,三分之一是个人工作信息展示,剩下三分之一是熟悉不熟悉和各种渐行渐远的关系以及极少数和你关系密切的人。
其实我怎么会不知道?
如今根本没有多少人会真正在意朋友圈的质量,大多数人把这种社交链接都当成一个可以拓展工作和业务的窗口机会罢了,说白了这就是利大于情的事。
可我却是总想保持那么一点点真的人情味,依然执拗着看似幼稚的坚持整理人际关系,选择只把自己的美好留给值得与懂得的人。
而那些又要来加我为好友又要主动把自己封闭的人,即使Ta正在为短暂拥有过金钱与地位窃喜,又或者正在人生低谷中自怨自艾,既然选择自我封闭就代表着自我陶醉或者自我承受。
这样的人,看似聪明,实则就是被动选择被人清理。
你的一切?与我何干?
我就没打算和这样的你做朋友啊。
百年之后,我们终将退离人生这个大秀场。有些人终究是在人生路上连个跑龙套的活都没有干过,模糊的连个名字都不曾被人看清过。
阅读完喜欢请点个赞,如果能选关注,必是真爱啊!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获业内最高大奖。
11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选自优美图,感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