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无用还是有用的人

有一次孟子带着他的学生外出途中,看到路边的大树几乎都被砍倒了,只有一棵树矗立在一边,毫发无损。孟子的学生不解的问,孟子说:“老师,为什么这棵树没有人把它砍倒?”孟子上下打量了一下那棵树,又闻了闻它的树叶,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这棵树长的心是空的,而且叶子是臭的。既不能做家具,也不能盖房子,自然没有人要啦。不过,正是因为他的“无用”才能活到今天,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无用”的人。

后来他们师徒一路向前,走到了一户农家。眼看已经正午并且饥肠辘辘,有学生便提议在这里稍事休息、享用午餐。同行的人个个拍手称赞。不到一会儿工夫,农夫便问师徒几人:“我有两只公鸡,一直会打鸣,一只不会打鸣,各位今天你们想吃哪一只呢”? 由于几个学生都还记得刚才师傅的教导,便说:“当然要吃那只会打鸣的啦”。

不聊孟子这时候说:“一只鸡不会打鸣,还养它做什么?要杀就杀那只不会打鸣的鸡。”

这时候孟子的学生们大为不解,但是又不好当面去问。

待吃完饭上路之后,有一个学生斗起胆问孟子:“老师,为什么现在又说要杀那只无用的鸡呢?那么以后我们到底是做有用的人还是做无用的人呢?”

孟子笑笑说,那你们就做一个有用和无用之间的人吧。

听完这个故事大家有什么感受?是觉得老师含糊其辞、不够明确?还是觉得老师大有智慧,不愿外漏?

总之,我听完这个故事之后觉得非常受用。因为之前我也是一个非黑即白、非东即西的人,我经常拿道德楷模的品质往任何人身上套,不管这个人的成长背景和性格特征;也经常拿电视剧中人物的美德套在身边人的身上,觉得楷模能做到,身边的人也能做到;我会认准一个道理毫不放松,不管已经过了多少年或者发生了什么样的环境改变。正是这样不懂变通的性格,导致我犯了很多错误。

但是自从昨天读了孔子的“无可无不可”的智慧之后,今天再读孟子的故事,我突然间变得豁然开朗了。孟子说让他的学生做有用和无用中间状态的人,就是在提醒他们要留意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和平时代,并且供职于一家企业,如果你一直秉承让自己无用的思想,不能给企业贡献自己的价值和绩效,这个时候你不应该是被保留,而是应该会被“砍”掉。相反,如果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的时代,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战火连天,如果你还在一味的强调自己有用,那一定会被拉到战场上去当兵,被当成炮灰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所以究竟是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还是无用的人,我想那应该是分条件、分场合、分环境。当要做有利于别人的事的时候,就一定要有用。当和别人去争同一个利益的时候,就一定要做到无用。当自己没有生命危险的时候,就可以积极的成长,当自身安危都难保的时候,就一定要彰显自己的无用。

古人真是太有智慧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一次孟子带着他的学生外出途中,看到路边的大树几乎都被砍倒了,只有一棵树矗立在一边,毫发无损。孟子的学生不解的问,...
    浣心纱阅读 269评论 0 1
  • 老爸今年50多岁了,马上奔六了! 就是这个马上60的老爷子,现在还依然在为生活忙碌奔波,白天跑保险,晚上还要放电影...
    赵香伶阅读 245评论 0 0
  • 分享361 摘记 有人懵懵懂懂做出人生抉择; 有人为着眼前的甜,为将来埋下了苦; 有人看似在山顶,其实在走下坡路;...
    梓桐洁儿阅读 448评论 0 1
  • 我用自己的方式想你 摘下所有首饰 关闭所有与外界的联系 深夜里独坐窗前 数满天繁星 看到的每一颗星都是我在想你
    茉莉19阅读 187评论 2 1
  • 今天早上又睡了一早上,老公出差回来了,他早上送孩子去上学,我又回到温暖的被窝。的确,孩子是可以改变一个女人,也会改...
    王五月阅读 9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