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生 七年就是一辈子》

      我们必须自主持续的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作者将我们类比于一个电脑的操作系统。全书我将它分成4个部分。第1个就是最基本的学习部分我们要持续升级,操作系统知识最基本的是学习。第2个我称之为处事的原则。第3个是交往原则。第4个是自我。

      学习是自我升级的最基本开始,而学习里面最基本的就是概念,然后就是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论,之后就是需要行动和实践来让这个方法论得到兑现,达到一定量化或者说经过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实践之后,看到生活带来的改变,看到复利和惊喜。

升级=概念+方法论+实践+长期+持续=改变/复利/惊喜

        在完成了概念和方法论的输入之后,就需要输出。除了生活当中可以直接实践出来的方法论以外,分享也可能是输出当中比较好的一个实践方式。

        衡量学习效果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看生活有没有随之改变。

      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复利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越明显。惊喜就类比于我们所说的急中生智,这其实也是,知识累积到一定的程度的结果。

        其次知识需要融会贯通,才会达成一个系统,要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系统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我们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让学到的知识之间产生联系,方法论就是

无时无刻的问自己学到的这个概念跟什么很像。这样的方法论还可以用到什么样的地方?

如:

今天学了什么?

那x是y吗?

那x为什么不是y啊?

那y有什么用处呀?

那么我这么用y可不可以啊?

今天有谁把y用错了呀?

      我们还可以系统的去学习某一个领域的知识。

        比如每当需要学习一项新技能的时候,首先先从书入手,买书通常不会只买一本,会一口气买5~7本。知名的作者,与专业对口的出版社评分高的。

      再者重要的知识都应该是通过反复的学习才能够获得的。

第二部分我称之为处事的原则。

1、首先我们要以主动的态度打开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大门。

2、自信,自信这个词我们常常听到,而在书当中作者提出的自信是要对自己的未来自信,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应该采取现实的态度。这样有助于我们认清自己,改正错误,保持优点。而衡量一个人是否足够自信的时候,就要看他是不是能够真心的为他人的成功而喝彩。当你发现自己并不能够真正的为他人的成功和开心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反过来,无数次的预演为他人的成功而开心,然后也让我们的内心有一定的反射弧,进而做到真正的开心和自信。

3、我们还应该活在不久的未来,要比别人向前走半步。那么问题来了,这半步要怎么样才能够向前跨去?

        我们需要去笃信逻辑,用逻辑去判断明天将会发生的事情。

        凡事都要预演,让你所能想到的事情,在你的脑子里运转一遍。

        做好自己的功课。提高自我的标准。

4、很多人输就输在对新生事物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开始有足够数量的人看不起某种新趋势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它的发力时间点。研究新事物的时候应该调整焦点,我们在看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是先看到他不好的部分进而再去分析。而我们研究一个新生事物的时候,其实我们往往应该首先看到他优点的部分,就是他有什么是别人没有的,让他能够成为一个脱颖而出的新生事物,问自己,在这份新生事物的发展态势之下,应该怎么做最划算。

5、将我们比做一个电脑操作系统,计算机是容错的,是允许出现错误的,而我们同样也是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容错机制。比如遇到貌似不能沟通的人,也就是说操作系统不同。有以下几种选择:

        直接停止沟通(注意不要引爆自己的情绪,技能浪费时间)

        只沟通能沟通的部分

        换个方式沟通,就是跑一个虚拟机

        伪沟通(为了避免引爆对方情绪,浪费自己时间)

        这样的容错意识,让我们能宽容对待不一样的别人和他人的缺点。

        还有就是一个冗余的概念,冗余就好比一辆大型货车的轮子,每一组都由两个轮子组成。当一个轮子坏了的时候,另外一个轮子的存在让车辆还能正常行驶。这和建造多个操作系统相通。

  6、足够朴素的陈述可以让我们避免自欺欺人的诱导,让我们更加容易看到事情的本质。

  7、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别人的失败,来思考自己如何避免这些失败。

  8、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每个问题都有起存在的主观和客观原因,首先我们应该分析这个问题的原因,然后才再去决定它的方法论。

第三部分我称之为关系。

      人和人的关系无非就是几种,爱人,亲人,亲戚,朋友,合作伙伴,商家与客户,上司与下属……

        人和人会有争吵会有意见不合,而这些意见不合通常有哪些原因呢:

  底层概念差异,就是从根基上的不兼容;

  主次不分;

  价值观不同;

  立场不同;

  历史不同;

  无仲裁;

        我们在选择伴侣的时候应该寻找同级别的操作系统。沟通的关键在于双方都是讲道理的人。这样才能够让双方的沟通和协定能够进行下去:

  共同创建协议;

  共同遵守协议;

  共同升级协议;

        而亲人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所以亲人我们只能用沟通,而不能用选择:

        我们应该尝试更多的沟通方式,更多次数的沟通,更清楚的沟通(切块,分部沟通)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而当我们面对着是亲非亲的亲戚的时,我们还可以试着开启一个另外的系统,虚拟系统已达到能和亲戚沟通的地步。

        而在和朋友的交往过程当中,我们应该首先遵守一个原则,不要轻易的跟他们产生合作关系。朋友之间最大的价值来自于各自的成长和共同的成长。我们要和那些有一技之长,追求进步和真诚热情的人做朋友。和那些会用行动来道歉的人做朋友。和那些愿意为大家创造共赢局面的人做朋友。

        作为一个商家,或者一个产品输出者。不应该和性格纠结的人有过多的来往。要卖贵的东西,好的东西。这样有助于我们反向筛选客户。我们也要努力的做出最好的东西因为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推销。把客户当作自己的朋友,你会发现自己的整个想法可能会改变。优质的客户才是真正的认同你价值的人。

        当然我们还要知道,讨论和争论其实并不是一回事:

        讨论是为了让自己更明白,而争论是为了彻底说服对方。很多时候争论的冲动常常来自于自己的弱小。

第4部分我归结为自我。

        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审视,能够帮助我们更了解自己,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我们经常听到情绪化这一个词,而是什么引起的情绪化呢?就是情绪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能够好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是因为学识不够。

      书里有一句话,学识决定一切。

        生气是因为价值观的紊乱,价值观混乱是因为审美能力的低下,而审美能力的低下就是  因为学识不够。

        充足的学识可以让我们看到事情的本质,意识到生气和情绪化只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是百无一用的。当我们想明白了之后,生气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