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大脑很乱,心情自然也低沉,学习效率大减。“仿佛身体被掏空”,唯有写作使我安静。
又是工作问题。上一份工作火速结束后,我开始准备认真找工作。自我选择的过程真的很痛苦,它逼着我去思考去认清现实。现实也很清楚,尽管认知水平较半年前有所提高,但是能力和经验并没有增长,尽管知道了某类工作是不喜欢的,但依旧对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所知甚少。我知道我的问题太普遍了,普遍到你随时都可以看到同样的困惑,和无数可能的解决办法。却依旧彷徨无措。
我尝试着去理清思路。首先,分析行业,也就是选大方向。时代变化得太快,一些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很多岗位必然被历史进程淘汰。选择成长型行业以及与大趋势紧密相关的岗位。其次,分析个人能力。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就是答案“Listen to that voice that tells you what you could do ,nothing will define your character more than that”。去问自己能做什么,没什么比它更能定义你自己。
我很喜欢的老师三公子曾进一步分析过个人能力的主要内容,一、个人能力的护城河有多深。和公司的护城河一样,个人能力的护城河意味着个人的强竞争性。能力与同跑道上的对手、同事拉开的越大,安全性也就越高。二、个人能力的“护城河”被复制的概率有多大。最佳状态也就是个人能力的不可复制性。如果一个技能很容易被复制,那么价值自然越低,风险也越大。三、个人能力的护城河能持续多久。一个技能起作用的时间周期与特定技能的发展和个人客观条件息息相关。前者的解决方案是密切追踪行业动态,在出现拐点前做好准备,提前学习或将已有的技能进行转化。后者即身体、家庭情况等。四、个人能力能产生多大的现金流,金钱是最简单粗暴的量化标准。五、个人投入的成本有多大。“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不仅包括有形的时间、金钱,也包括注意力、健康、家庭关系等,当然还有机会成本。如果一个人为了达到职场上的某种成功,花费了太大的代价,那么个人能力的评估也要大打折扣的。
———
方法论不难,难的是结合自身的思考和行动。就技能而言,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我基本属于白纸状态。而最基本的能力,像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基础也很薄弱。如果不加紧打磨,别说护城河了,连个像样的房子也搭不起来,风一吹就塌了。但搞明白个人能力的多个维度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我进行选择和刻意练习。而面对行业趋势,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缺乏大局观和预测未来的能力的,当然最核心的还是将趋势与自身相联系的能力。因为想知道未来趋势并不难,只要你想,网络上可以接触到大量最专业的理论和最前沿的动态。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区域链、自动驾驶等新的科技和变革来势汹汹。它们会给我的工作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而又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机会?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太困难。
我目前能想到的,就是选择一个我比较感兴趣的行业,然后选择一个环境多元、发展良好的企业,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当然前提是能进得去。原先的自己对未来很迷茫同时也对自我有诸多限制,而现在的我尽管并没能足够清晰,但限制已经放大了太多,我愿意去尝试各种性质的岗位。当然内心还是有偏好的,只不过对于其他选择也保持开放,这样才能碰撞出更多的可能性。
———
就在我慢慢理出点头绪之际,却很快就被现实啪啪啪地打脸了。“赶紧生孩子!”一顿简单的聚餐下来,我的大脑被这句话轰炸了,除了我之外似乎所有人一时间达成了共识。这也许是大多数女人都要面临的永恒问题。小地方的大环境对于一个女人的工作问题自有一套真理:“女人工作是次要的,重要的就是生孩子以及有足够的时间顾家”,如果你要去表达一点内心的态度和欲望,显然是以卵击石、寡不敌众的。我无法抱怨或者责怪他人,我知道一方面我并没能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潜能和坚定的决心。另一方面,很多现实因素的确存在我无法反驳。首先,当前实际情况是不太可能满足我去往大城市的欲望的,目标依旧要锁定在常州。而常州想要找到一份我内心憧憬的工作也是有难度的,更何况我还面临着已婚未育的结点,而生育又是目前躲不过的话题。我想起大学里一个喜欢的老师曾开玩笑形容过女生的最佳选择“准备毕业时顺便把孩子生了”,现在看来简直有道理。
接下来该怎么做?说实话我还是没什么谱,选择是价值观的体现,而价值观就是回答“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的问题”,家庭自然是最重要的,个人成长也是最重要的,如何调节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这是需要能力、经验和智慧的。但同时我也没有那么焦虑了,明确自己正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慢点并不可怕。最后的最后,还是需要回归到成长上,我相信个人的成长和家庭的成长是一体的,个人越优秀家庭的幸福感也会越高...可是天哪,我好像自己还是个孩子,如果我不足够优秀,如何负起养育好下一代的责任?
听过那么多的道理,如果想过好这一生,只有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