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
1、需求的采集
采集的流程:
明确背景和目的以及调查对象
带着目的去调研,比如:想要提升用户的体验,需要询问用户怎样才是好的体验,怎样做体验能达到最好
背景:因为什么对用户进行调研
目的: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功能做还是不做,产品 迭代方向
调查对象:
典型用户:建立简单的用户画像
目标用户:时间+地点+配合程度,筛选出来一部分的典型用户
邀请用户:告知目的+可能情况
用户数量:避免一网打尽,5-6个
选择采集方法
定性地说(用户访谈):确定产品方向、列出需求列表
问题:
(1)说和做不一致
(2)样本少,以偏概全
(3)用户过于强势
(4)调查者过于强势
定量地说(调查问卷):确定需求优先级
问题:
(1)样本偏差,即样本与想了解的目标用户出现偏差
(2)样本过少
(3)问卷内容的细节问题:无引导性、答案的顺序、
定性地做(可用性测试):要先做什么需求,怎么做,一边设计,一边陆续找10个用户来验证
问题:
(1)如果可用性测试太晚,这时发现问题也无济于事
(2)觉得可用性测试很专业,干脆不做
(3)明确测试的是产品而不是用户
(4)测试过程中,组织者该做和不该做的
定性地做(数据分析):根据产品的用户使用状况做数据分析,不断改进产品
问题:
(1)过于学术,沉迷科学研究
(2)虽然数据不会骗人,但我们会有意无意误读数据
(3)将数据分析的需求加入到产品设计中
制定采集计划
已知问题:追问为什么,例:一直已知用户很少使用同时叫车功能,追问用户为什么,用户给出答案同时叫车业务操作繁琐
未知问题:给方案,看反馈,痛点在哪?不舒服的操作是什么?付费意愿在哪里?例:用户手动付款觉得操作繁琐,解决方案自动扣款。
执行采集
2、需求的分析、筛选与整理
需求分析:从用户提出的需求出发,找到用户内心真正的渴望,再转化为产品需求的过程
需求分析的步骤:
(1)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
(2)确定需求种类
a功能类:功能从无到有,从多到少
b数据类:生成数据报表
c运营类:双十一红包
d体验类:简化用户注册环节
e设计类:页面视觉风格改版
需求筛选种类:
a战略定位:起步阶段关注最核心的功能,发展阶段不断优化、扩展、完善产品功能,迭代阶段:更加关注设计、体验、运营类需求
b产品定位:产品定位应该更注重功能定义,不要提空大假的需求
c用户需求:不要把用户需要当成需求+不要把产品形态当成本质,做低价好货的产品是目的,而需求要将目的拆分,针对每一个目的提出解决方案
需求整理:
按照优先级排序标准:
按照用户数量和发生频率
按照开发难度
按照产品带来的用户价值
二、产品分析
1、产品的定位
产品定位有如下的作用和特点:
(1)产品定位是最重要的问题,产品定位决定了目标用户群体,决定了用户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2)产品的定位决定了活动运营、推广、调研的群体
(3)产品的定位也包含公司内部对产品的战略定位,产品不同的战略定位也不同,如有的产品定位为盈利,有的产品定义为培养用户基础,有的产品定位为形成体验闭环。不同的战略地位,决定产品的着力点和重心也不同
(4)产品定位决定了产品功能的优先级,也是分析产品遇到问题时重要的决定依据
(5)产品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试错、市场变化、用户增加、习惯漂移、技术发展等原因而增加或改变
2、目标用户
3、用户使用的场景
(1)who:使用场景还需要分析是什么类型的人有这种需求,他有什么能力可以潜在德帮他满足需求。
(2)desire:对需求的描述有一个注意事项,那就是某种需求背后往往还有更深层次的某种需求,前者只是后者的解决方案。
(3)method:用户现有的解决方案。把现有解决方案清晰地描述出来可以帮助产品团队判断竞争对手是谁。
4、对应场景下的需求
需求是由现状(源点)、目的地、驱动力和阻力四个方面构成
(1)源点:企业的现状
(2)目的地:未来的结果
(3)驱动力:问题、某种场景或情况
(4)阻力:成本多少?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分析以上四个方面内容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1)我们需要了解的不是事实,而是用户对于这些方面的认知,这些认知可能不是客观事实,但是认知决定了他们的行为
(2)用户表现出”显性需求“需要对源点和目的地进行认知,并且驱动力的强度要远大于阻力强度
5、产品市场分析
考虑因素:
(1)同类产品在市场上的分析,包括品牌,质量,价位,产品附加值等
(2)同类产品市场竞争情况分析,主要评估目前的竞争水平和市场空间
(3)产品的性价比、营销手段、产品综合优势和市场同类产品的对比
从以上是三个因素可得出两个结论:
(1)产品在目前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生存空间
(2)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可能性及前景
6、产品易用性
(1)易见
功能容易被发现,让用户一眼能看到他想要的功能,即所谓的”所想即缩减,所见即所得“。
(2)易学
功能学起来容易,上手快。”好的产品不需要帮助手册“
(3)易操作
操作起来顺手、快捷。比较常用的评价标准是操作次数、操作距离、操作时间。
7、产品优化
(1)需要优化什么:视觉负担、认知负担、记忆负担、物理负担
(2)优化目标:在解决问题之前想清楚要往什么方向进行优化
(3)检查清单
对架构、布局、内容和行为四个方面可进行如下对照检查,以便更好优化。
架构和导航
架构组成是否合理,逻辑是否清晰,相似功能是否在同一菜单下,等等。特别是对于那些功能繁复的网站,架构和导航方面往往逻辑不清,非常混乱。
布局和设计
内容和可读性
行为和互动
(4)确定优先级